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天柱山環保行,青春與責任同行炎炎夏日,蟬鳴聲聲。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季節里,一群朝氣蓬勃的大學生選擇了一種特別的方式來度過他們的暑假——參加學校組織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一次,他們將目光投向了風景秀麗的天柱山,用實際行動踐行環保理念,為大自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余宏斌攝)
走進天柱山,發現美景背后的故事
天柱山以其雄偉壯麗的自然風光聞名遐邇,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前來觀光游覽。然而,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一些不文明行為也悄然滋生,比如隨意丟棄垃圾、破壞植被等現象屢見不鮮。這些行為不僅影響了景區的生態環境,也讓熱愛自然的人們感到痛心疾首。今年暑期,“綠脊天柱山行隊”團隊決定以環保為主題,通過徒步攀登天柱山并沿途清理垃圾的形式,呼吁更多人關注環境保護問題。活動當天清晨,6名志愿者身著統一服裝,手拿垃圾袋和夾子,精神抖擻地踏上征程。一路上,他們不僅要克服山路崎嶇帶來的體力挑戰,還要細心搜尋隱藏在草叢、石縫中的塑料瓶、食品包裝袋等廢棄物。

圖為團隊成員清理垃圾(余宏斌攝)
汗水灑滿山路,青春閃耀綠意盡管天氣悶熱,但志愿者們的熱情絲毫未減。從山腳到山頂,每一步都留下了他們辛勤勞動的足跡。這次活動讓參與者深刻感受到,天柱山雖美,卻因人為垃圾而蒙塵。清理垃圾的過程雖然辛苦,但看到干凈整潔的山路,每個人都感到由衷的滿足。除了清理垃圾,志愿者們還主動向沿途遇到的游客宣傳環保知識,倡導大家做到“無痕旅行”。通過簡單易懂的語言,他們提醒游客帶走垃圾、留下美好,希望以此喚醒更多人的環保意識。事實上,許多游客并非故意亂扔垃圾,而是缺乏足夠的提醒和引導。志愿者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能多一點責任心,這片山水會更加美麗。
從實踐中學習,在奉獻中成長對于大學生來說,“三下鄉”不僅僅是一次普通的社會實踐活動,更是一堂生動的教育課。通過親身參與垃圾清理工作,同學們深刻體會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同時也認識到自身肩負的社會責任。此次活動旨在讓學生走出校園,深入基層,用腳步丈量土地,用雙手創造價值。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同學們學會觀察、思考和行動,從而成長為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未來,學校將繼續開展類似的主題活動,鼓勵更多學生加入公益事業,為社會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環保接力棒,需要你我共同傳遞此次天柱山之行雖已結束,但它所引發的思考卻遠未停止。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如何讓更多人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這些問題值得每一個人深思。作為當代大學生,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無限的創造力,理應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正如這次活動中的一句標語所說:“綠色不是口號,而是行動。”只有每個人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匯聚起改變世界的力量。
(文:孫雨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