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濱湖校區工科樓燈火通明,鍵盤敲擊聲與解題倒計時交織成數字攻防的戰場。7月10日,隨著最后一道自研加密題的攻破,淮北師范大學為期16天的CTF暑期集訓在B307教室落下帷幕。這支由信息安全專業23、24級學生組成的12人戰隊,以“闖關式學習+動態流形系統”的創新模式,完成從平臺搭建到全真對抗的實戰躍升。
一、精準育才:三層架構鍛造“賽訓一體”閉環
“角色分工-目標管理-成果固化”全流程設計
1. 團隊科學配置
核心架構:負責人H統籌全局,下設平臺維護組(保障GZCTF平臺穩定性)、題目設計組(原創賽題占比70%)、講師團(分方向技術攻堅);
學員梯隊:按Misc、Web等五大方向分組,通過每日積分榜動態調整任務難度,實現“一人一策”精準訓練。
2. 成果導向明確
集訓直指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同步產出四大核心成果:
平臺部署文檔與安全防護手冊
原創盲盒題目庫(含動態flag加密技術)
8小時模擬賽TOP3解題報告(Writeup)
積分榜可視化成果PPT
二、創新模式:動態流形系統破解傳統訓練痛點
特色機制深度賦能
動態難度流形系統:根據個人積分自動調整次日題目難度,低分段學員觸發基礎漏洞挖掘,高分段開啟區塊鏈合約審計等高階挑戰;
盲盒挑戰機制:每日隨機發布3道加密題簽,涵蓋古典密碼、國密算法等變種題型;
專家診室:每晚19:00-21:00開放騰訊會議通道,由講師團實時解析“今日攻堅難點”。

三、安全筑基:四重防護體系護航實戰環境
技術防護雙管齊下
平臺層:
Docker容器隔離運行賽題環境
云服務器每6小時自動快照
行為審計日志實時監測異常訪問
數據層:
動態flag生成算法(每120秒刷新)
關鍵源碼采用OLLVM混淆加固
敏感操作觸發雙因子認證
四、實戰亮劍:8小時高壓對抗淬煉真功夫
模擬賽設計直指競賽痛點
賽題剖面:
Misc:內存取證+衛星圖隱寫術
Web:基于JWT偽造的權限繞過鏈
Pwn:堆溢出利用繞過ASLR防護
Crypto:國密SM4側信道攻擊
對抗規則:
分組限時奪旗(每旗50-300分)
防守方部署蜜罐陷阱反制攻擊者
最終回合植入“暗網數據追蹤”綜合題

“當逆向分析遇到OLLVM混淆時,團隊協作拆解控制流圖比單打獨斗效率提升3倍。”——24級學員在賽后復盤會上分享道。積分榜顯示,其所在小組在最終回合實現逆襲的關鍵,正是通過共享函數Hook技術突破混淆防線。
成果落地:從“實驗室沙場”到“競賽舞臺”
目前團隊已完成:
1.原創成果沉淀:
部署GZCTF平臺并構建20套Docker賽題環境
產出《動態flag生成技術規范》等8份技術文檔
2. 能力提升驗證:
基礎方向解題效率提升40%(對比訓前測試)
95%學員掌握棧溢出利用等核心漏洞攻防技術
“用盲盒機制激發探索欲,以動態流形實現因材施教——這正是新工科人才實戰培養的破局點。”負責人在成果匯報會上強調。這場始于濱湖校區工科樓的CTF星火,正在點燃更廣闊的網安人才培育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