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陽光灑滿大地,照亮了合肥春語兒童康復中心里溫馨的一幕。2025年6月20日,安徽外國語學院國際經(jīng)濟學院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的志愿者們懷揣著滿腔熱情來到這里,用行動傳遞關(guān)懷,開展了一場充滿溫暖與愛意的志愿活動,與孩子們共度一段特別的時光。
到達康復中心后,活動伊始,志愿者們按劃分區(qū)域默契分工,“環(huán)境煥新行動”有序展開。教室里細擦桌椅,褪去木紋積塵;活動室中掃帚穿梭,歸攏雜物,微塵在陽光里輕舞;圖書角旁,志愿者將繪本按主題分類碼放,卡通封面成生動畫卷。近兩小時忙碌后,康復中心窗明幾凈、井然有序。這場勞動既為孩子們筑就舒適空間,更以汗水筑牢志愿精神的溫暖底色。

((圖為實踐隊員們在打掃衛(wèi)生,圖片由沙正偉提供)
完成清潔工作后,康復中心王老師娓娓道來助殘工作的核心,她結(jié)合中心康復工作實際,以案例講解特殊兒童的成長特點與幫扶要點,強調(diào)“助殘從來不止于物質(zhì)給予,更要俯身傾聽心聲,以平等姿態(tài)陪他們成長。”志愿者應(yīng)成為連接他們與外界的溫暖橋梁。這場分享會讓志愿者深刻理解:志愿服務(wù)是平等交流與心靈共鳴,助殘是用愛與尊重讓每個生命綻放光彩。

(圖為實踐隊員們聽分享會環(huán)節(jié),圖片由汪冉提供)
隨后,志愿者與孩子們的“認識貨幣”主題互動正式開啟。志愿者提前一周籌備:彩色卡紙剪裁的模擬貨幣印著卡通形象與清晰數(shù)字,自制“小超市”貨架上,繪本、積木等商品標簽標有1元、5元等簡單價格,旨在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實用生活知識。志愿者舉著模擬幣用夸張語氣講解面值與用途,孩子們好奇觸摸感受紋理差異,志愿者同步講解防偽標識與規(guī)范。志愿者扮收銀員,孩子們持“零花錢”選商品,志愿者蹲身用眼神鼓勵表達、用掌聲肯定嘗試。活動室里,提問聲、笑聲、引導聲交織成“陪伴”的動人樂章。

(圖為實踐隊員們在教小朋友認識貨幣,圖片由孫志豪提供)
夕陽西下,志愿活動接近尾聲,志愿者與孩子們依依惜別,有的孩子緊緊拉著志愿者的手不愿松開,還有的孩子用不太清晰的語言說著“再見”。這些稚嫩的舉動,成了志愿者心中最暖的畫面。
此次活動是安徽外國語學院暑期“三下鄉(xiāng)”的生動實踐,不僅履行了志愿服務(wù),更讓志愿者在關(guān)愛特殊群體中得到成長,深刻詮釋了志愿精神。安外青協(xié)表示,未來將持續(xù)關(guān)注特殊兒童需求,開展更多志愿活動,讓愛與理解的種子生根發(fā)芽。

(圖為實踐隊員們活動結(jié)束后合照環(huán)節(jié),圖片由陳喆提供)
文字:汪冉,
圖片:汪冉,張潤澤
團隊負責人:汪冉
聯(lián)系方式:1760569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