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尋數鄉間趣,鄉野童心印智虹——云南師范大學數學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通訊員:黃浦丁,付正倩,李如林,尹麗曉】葉脈間藏自然韻,指尖下印藝術情。午后的植物拓印課堂,化作孩子們探尋自然奧秘的天地。志愿者帶領同學們精心挑選花葉素材,并為孩子們用鹽水清洗浸泡花葉。課堂上,孩子們專注地擺弄葉片,作出美麗的圖形,志愿者逐一為孩子們固定好葉片位置,稚嫩卻認真的敲擊聲接連不斷;他們踴躍嘗試,跟著志愿者的指導調整拓印力度,他們拿著拓印成功后的布匹,在充滿生機的氛圍中收獲成就感。
手指畫課堂上,孩子們以手為筆,用心繪畫,用畫筆繪畫出小動物或花朵,展示他們的內心世界,感知圖形拼接之趣。中國剪紙課上,老師展示對稱的剪法,教孩子們剪對稱圖案,引領他們發現對折次數與剪紙層數的美。紅紙在手中流轉,剪出的對稱紋樣里藏著數學的韻律,指尖創意與數理認知一同生長。在紅紙翻飛中體會對稱美學與數學邏輯,作品里滿是童真與智慧。
趣味數學進課堂,思維之花綻光芒。志愿者帶來“單位的認識”志愿者通過生活實例,度量課桌,同學們相互比臂長,讓學生直觀理解拃和庹概念。請寫規范字,請講普通話,志愿者帶來“普通話”課程,志愿者結合趣味普通話游戲,通過"生僻字""繞口令"等趣味形式,幫助學生糾正發音、規范表達。激發了孩子興趣。同時還進行了“故事分享會”和“軌道傳小游戲這樣的課程讓孩子對數學更感興趣,能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為未來打下堅實基礎。
夏日的操場灑滿陽光,志愿者和孩子們的笑聲比蟬鳴更響亮。籃球架下,志愿者認真教孩子投籃,掌心的溫度隨著籃球起落傳遞;操場上,白色羽球在空中劃出弧線,志愿者故意放慢速度,看孩子們蹦跳著揚起球拍;呼啦圈甩得歡快,志愿者和孩子手拉手鉆進呼啦圈,腳步亂了也笑得開懷。足球在圓圈里傳來傳去,踢飛了就齊聲喊“再來”,足球滾過草地,幾個身影追著跑,衣角掃過青草香。沒有勝負,只有掌心相觸的暖,并肩奔跑的甜。汗水浸濕衣衫時,每個人眼里都閃著光——這是屬于夏天,屬于陪伴的溫柔模樣。
此次活動以手作與運動為載體,讓數學融入鄉野生活。孩子們在趣味互動中親近數學,不僅收獲知識,更點燃探索熱情,讓智慧之光在童心綻放,用愛與數搭建起成長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