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淮北市博物館內部藏品的陳列
來源:淮北師范大學2023級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張茸瑞
深入了解淮北市博物館內部藏品的陳列
作者:張茸瑞
走進淮北市博物館,宛如踏入一條連接古今的時光長廊,各類珍貴藏品以獨特陳列,訴說著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傳承。
紋樣:解碼古代藝術密碼
在商代、西周時期紋樣展示區,幾何紋、動物紋等人形紋等有序陳列。商代幾何紋包含點、線、回紋等多樣形式 ,動物紋則有鷹、雁等眾多禽鳥與獸類形象;西周幾何紋呈現線、網紋等特色。這些紋樣如同古代藝術的密碼本,讓觀眾直觀感受商周時期裝飾藝術的豐富與精湛,從圖案中探尋古人的審美與生活印記。
陶燈:映照漢代生活光影
漢代陶燈專區,豆形陶燈等靜靜陳列。作為漢代生活用具,陶燈見證著當時的照明史。從最早用盛羹陶豆點燈,到漢代多樣燈形,如明燈、連枝燈等,它們構思精巧,結構合理。透過這些古樸陶燈,能想象漢代家庭夜晚的溫馨場景,感受當時手工業的發展水平,理解其在燈具發展史上承前啟后的重要意義。
船模:重現水上交通風貌
船模展示區,精致船模讓人眼前一亮。它們以縮小比例,還原古代船舶模樣,從船體結構到細節裝飾,盡顯工藝。這些船模不僅是水上交通工具的縮影,更見證著淮北地區古代水上交通、貿易往來的歷史,讓觀眾對往昔航運場景有了具象認知,感受古人征服水域的智慧。
畫像石:雕刻漢代社會百態
東漢伏羲女媧、四神畫像石、漢日月神獸畫像石等,是博物館的 “石上史詩”。伏羲女媧畫像石,以淺浮雕呈現雙龍穿璧、人物盤坐場景,還有朱雀、玄武等圖案,蘊含著漢代的神話信仰與社會文化;日月神獸畫像石,正面、側面雕刻金烏、玉兔等神獸,以及雙龍穿璧、瑞獸奔騰畫面,生動展現漢代人的宇宙觀、宗教觀,將當時的社會百態、精神世界,雕刻在堅硬石材上,流傳千年。
淮北市博物館的藏品陳列,以清晰脈絡、豐富展品,串聯起歷史片段。每一件文物、每一處展示,都是打開歷史之門的鑰匙,讓觀眾在參觀中,深入了解淮北地區古代文化的多元與厚重,感受歷史傳承的溫度與力量,也激勵著人們守護這些珍貴文化遺產,續寫文化傳承新篇 。
三下鄉推薦
- 紅潮溯根脈,青春煥遺風
- 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紅潮溯本遺韻尋根”三下鄉實踐團積極行動,主動響應號召,前往淮安洪澤開展實踐活動。
-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