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從黨的光輝歷史中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山東科技大學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紅心護夢“紅”動社區社會實踐隊于2024年7月11日至2024年8月6日開展系列研學宣講活動。
加強思想教育共赴紅色文化學習之旅
2024年7月11日至13日,紅心護夢“紅”動社區社會實踐隊的隊員們深入青島市,分別參觀了青島革命烈士紀念館、青島黨史博物館以及青島市博物館,通過這三天的緊密參觀學習,實踐隊成員們深刻體驗了紅色文化的深厚底蘊,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懷。
在青島革命烈士紀念館,隊員們緬懷先烈,重溫革命歷史。館中陳列著眾多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跡和遺物,每一件展品都是對那段波瀾壯闊歷史的見證。看著一件件展品,隊員們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感受著先烈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獨立不惜犧牲一切的崇高精神。這些鮮活的歷史教育讓每位隊員都深受觸動,更加堅定了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的決心。
(場館工作人員 攝)
接著,實踐隊來到青島黨史博物館,這里詳細記錄了中國共產黨在青島地區的發展歷程。展覽以豐富的歷史資料和真實的歷史場景復原,全面展示了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隊員們在這里不僅學習到了黨的光輝歷程,而且深刻理解到作為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每一個展區,每一張照片,每一件展品,都讓隊員們的心靈受到洗禮,激發了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積極工作的熱情。
(場館工作人員 攝)
最后,實踐隊參觀了青島市博物館。該博物館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豐富的藏品著稱,其中不乏展現青島地區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重要文物。通過對古代文物的觀察學習,隊員們對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同時也加深了對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歸屬感。
(章宇 攝)
開展紅色宣講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8月1日建軍節,為了分享中國歷史上的英雄故事,旨在傳承和弘揚英雄精神,同時激發青少年的愛國情懷。三下鄉成員郭忠菲和趙旌喆在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勞店鎮歐李村村委會的組織下,為當地的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主題為“天地英雄民族脊梁”的宣講活動。
兩位主講人精心準備了一系列生動的故事,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抗日戰爭時期的無名英雄、解放戰爭中的勇士,以及新中國成立后在各個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人物。她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將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跡娓娓道來,讓孩子們仿佛穿越時空,與那些英雄并肩作戰,感受他們的英勇與無畏。
“我的爺爺是退伍軍人,他就是英雄。”在宣講的過程中,郭忠菲還穿插了互動環節,鼓勵孩子們分享自己心中的英雄故事,以及對英雄的理解。孩子們踴躍發言,有的談到了家中的長輩,有的提到了社會上的小人物,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對英雄的認識。
(趙旌喆 攝)
8月6日,在煙臺萊陽鴻達社區居委會的精心組織下,三下鄉成員李暢和章宇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學史崇德賡續精神葆本色”的宣講活動。此次活動的核心是向社區的小朋友們宣傳延安精神等紅色革命精神,旨在讓年輕一代更好地理解和傳承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李暢同學首先向孩子們介紹了延安精神形成的歷史背景,解釋了“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實事求是、服務人民”的內核所在。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故事和實例,李暢詳細闡述了延安精神如何在今天依然發揮著巨大的生命力和時代價值。宣講中,李暢還涉及了其他紅色革命精神,比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這些精神財富共同構成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章宇特別強調,雖然時代的環境變了,但那些堅定的信念、無私的奉獻和頑強的斗志依然是每一位中國人應當學習和繼承的寶貴品質。
(章宇 攝)
經過此次研學和宣講活動,隊員們一起感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熾熱的革命精神。這次三下鄉活動不僅是一次文化的參觀學習,更是一次思想的覺醒和心靈的凈化。青年一代應該深刻吸取歷史的智慧,珍惜革命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成果,將這份厚重的歷史責任感轉化為奮進的動力,為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學習、積極工作。
(通訊員:郭忠菲 攝影:趙旌喆 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