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寧廠尋鹽脈,青春行中悟傳承
發布時間:2025-07-08 閱讀:
走訪寧廠尋鹽脈,青春行中悟傳承
“一泉流白玉,萬里走黃金”,寧廠古鎮制鹽歷史長達5600余年,被譽為“上古鹽都”,是中國十大鹽都之一。2025年7月7日,為了深入挖掘寧廠古鎮千年鹽業文化的歷史根脈,理解鹽業興衰與地方發展的緊密關聯,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青春飛揚·融情夏鄉”志愿服務隊伍來到巫溪縣寧廠古鎮,從實踐走訪中深入認識古鎮文化。
從龍君廟鹽池遺址處,志愿者們展開了實地考察。龍君廟鹽池遺址是三峽庫區以及中國西南地區自流鹽泉之一,也是我國最早發現、食用和較大規模開發的鹽源之一,鹽鹵資源豐富。該遺址地處寶源山麓,相傳為一位獵人追逐白鹿,至此發現鹽泉而建龍君廟,龍君廟的作用在于通過祭祀龍君,祈求鹽泉豐沛,同時利用分爐鹽板精準分配鹽鹵至各鹽灶,實現鹽業生產的有序管理。這既體現了古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與精神寄托,也彰顯了他們將宗教信仰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智慧力量。
接著,志愿者們深入古鎮,身臨其境領略古建筑的建造風格與文化記憶。在當地居住民胡敬鋒的分享中,志愿者們了解到寧廠古鎮的鹽業變遷與遺址修繕等相關問題。鼎盛時期的巫溪寧廠古鎮有108臺鹽灶,源源不斷的鹽產出后運輸至湖南、陜西等地,千萬人民因此生活繁榮,后因古法制鹽效率低、成本高而被現代海鹽工業代替。
志愿者們還與社區支部書記賀茂春進行了相關訪談,在對話中逐漸深入遺址修繕以及當地旅游業發展等問題,賀書記指出,古鎮修繕與發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各部門、各方位長期全面的思考與準備,也表達了對于古鎮文化傳承發揚的期許。
參觀寧廠古鎮讓志愿者們感受到了千年鹽都的獨特魅力,未來志愿者們也將在教學實踐中融入歷史文化底蘊,將古鎮文化傳承發揚,推動當地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助興。
記者:余楠欣
攝影:陶涵
作者:余楠欣 來源: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青春飛揚·融情夏鄉”
社會實踐推薦
- 青春支教播薪火,趣味英語潤鄉童
- 2025年7月7日,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青春飛揚·融情夏鄉”志愿服務隊伍來到巫溪縣徐家鎮塘埡村中心小學,為了彌補鄉村英語教學資
- 07-08
- 走訪寧廠尋鹽脈,青春行中悟傳承
- “一泉流白玉,萬里走黃金”,寧廠古鎮制鹽歷史長達5600余年,被譽為“上古鹽都”,是中國十大鹽都之一。2025年7月7日,為了深入挖掘寧
-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