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與歷史的對話:一場跨越九十年的回響 這個夏天,麗水學院“數海紅心”暑期實踐團,帶著數字技術與青春熱忱,走進了被譽為“浙江井岡山”的浙西南革命老區。他們用七天時間,聯動當地博物館與革命紀念館,在歷史的回響中完成了一場特殊的“尋根之旅”。
數字喚醒記憶:當1937年的軍號再次“吹響” “當這把1937年的紅軍號角通過3D建模技術再次‘響起’,我們仿佛聽見粟裕將軍率領挺進師沖鋒的號聲。”實踐團成員在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中寫下了這樣的感悟。
在這里,歷史不再是靜默的陳列。麗水市博物館的銅雕《甌江長歌》,成為年輕人們打卡的第一站——浪花中奮力前行的甌江兒女,正是“忠誠使命”的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生動寫照。
2025年,該館推出的“麗瀘相連——四渡赤水”特展,首次展出瀘州博物館珍藏的100件長征文物,與浙西南革命歷史形成跨越時空的“戰略呼應”。借助VR展廳,參觀者得以“穿越”回1935年,親歷紅軍挺進師創建根據地的烽火歲月。
沉浸式觀展:在自然與人文中讀懂浙西南 秀山麗水——自然生態展
從浙江最古老的“古陸麗水”地層巖石,到“麗水浙江龍”古生物化石;從300余件華南虎、黿等珍稀動植物標本,到3D動畫、多媒體影像帶來的沉浸式自然體驗——展覽完整呈現了麗水優越的生態本底和生物多樣性。

括風甌韻——歷史人文展
系統梳理了從史前直至近現代的麗水歷史脈絡,重點展示甌越文化、畬族文化、華僑文化等多元地域特色。
重回歷史現場:三大展區再現革命崢嶸歲月
浙西南革命紀念館以三大展區完整呈現革命斗爭史詩:
第一展區:聚焦大革命與土地革命時期,展示浙西南黨組織建立與紅十三軍斗爭歷程,陳列多封烈士家書等珍貴文物;
第二展區:還原紅軍挺進師創建根據地的歷程,設竹口戰斗、宏濟橋等大型場景復原,結合聲光電技術真實再現歷史瞬間;
第三展區:展現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時期浙西南黨組織的隱蔽斗爭與游擊作戰。
精神的回響:從劉英舊居到“紅色元宇宙” 位于紀念館中央的中共浙江省委機關舊址(劉英舊居),復原了這位省委書記昔日的工作與生活場景,如今已成為廉政教育基地,傳遞著革命先輩的清廉作風。
這次實踐令我們深深感受到:“歷史不是玻璃后的標本,而是可觸摸、可交互的青春教材。”從“數字長征”到“紅色元宇宙”,科技與青春正攜手讓浙西南革命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生。
“我們站在甌江畔,與90年前的星火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