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至9月4日,由團中央青年發展部指導、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管理中心舉辦的2025“井岡山·中國夢”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項行動在井岡山舉行。第三臨床學院老師譚聰聰帶領”醫心向黨“社會實踐隊全程參與為期9天的實踐,以“傳承紅色醫脈,助力健康中國”為主題,把紅色研學與醫學服務、專業實踐緊密結合,在革命圣地汲取精神力量,在社會一線厚植為民情懷。
精神鑄魂:在專題教學中汲取信仰力量在“井岡山斗爭與井岡山精神”專題講座中,團隊深刻領悟井岡山精神,讓艱苦奮斗、勇于勝利的光芒照亮青年醫者的新時代征程;在“革命后代話初心·講家風”訪談式教學中,聆聽曾志、王清珍后人的講述,以紅色家風涵養醫者大德,厚植家國情懷與人民立場;在“三灣改編”情景教學中,深入學習“支部建在連上”“官兵平等”等黨史重要經驗,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
步履丈量:于艱苦征程中鍛造意志品格實踐隊認真體驗“紅軍的一天”,跟隨紅色足跡,追憶崢嶸歲月。隊員們肩挎紅軍包,背著醫療器械,于馬源村進行三公里“急行軍”。在當地居民家中,隊員們自制紅軍餐,幫助老鄉干農活,為老鄉量血壓,深刻感受軍民魚水情的深厚革命友誼,進一步體會“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深刻內涵。
賡續紅醫:在舊址尋根中凝聚職業信仰隊員們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敬獻花籃、緬懷英烈,在小井紅軍醫院、大井毛澤東舊居及紅軍醫務所舊址,追尋紅軍戰地醫療的源頭與脈絡,體會“救死扶傷、甘于奉獻、敬佑生命”的紅醫精神。通過走訪紅軍醫藥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余寶平,系統了解藥品匱乏條件下紅軍醫務人員就地取材、守護軍民健康的生動實踐,進一步堅定將個人職業追求融入國家戰略與人民健康事業的初心使命。
“醫”心為民:在場館義診與中服務群眾需求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實踐隊設置義診點,為游客與當地群眾提供血壓監測、健康咨詢等基礎服務,開展穴位按摩與創傷包扎等實用技能宣講,讓“紅色課堂”延展為“健康課堂”。通過與群眾面對面交流,隊員們切實感受到大眾對健康的重視與需求,也更加堅定了投身醫療事業的信念。
薪火相傳:在時代坐標中立志醫路報國9月3日上午,實踐隊全體成員在革命搖籃井岡山,集中收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特殊的時空交匯,讓隊員們心潮澎湃,立志為國家富強與人民健康貢獻青春力量的決心更加堅定。團隊圍繞核心課題《紅醫文化融入醫學生職規教育》,在自主調研日深入研討,聚焦醫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深入調研井岡山紅醫文化資源,嘗試以“青言青語”的溫情敘述,增強課程的紅色底蘊和醫學特色。


下一步,“醫”心向黨社會實踐隊,將繼續探索醫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與紅醫文化深度融合的有效模式,引導更多醫學生筑牢信仰之基,勇擔健康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