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沃土孕育革命火種,圣地歲月鐫刻先輩足跡。為進一步感受延安時期知識青年的愛國熱忱,激勵新時代青年挺膺擔當,西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薪火紅言、篤行報國”實踐團延安行第十站,走進中共中央西北局和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舊址,至此,“延安行”篇章順利結束。下一篇章,實踐團將赴陜北榆林開展煤炭資源型城市轉型調研,探尋發展新路徑。
中共中央西北局于1941年5月在延安成立,是黨中央西北派出機構,也是西北黨政軍群最高領導機關,負責管理陜甘寧邊區及周邊黨的工作。實踐團成員走進舊址,泛黃的文件、古樸的桌椅訴說著往昔革命領袖和革命戰士們的戰斗歲月。在講解員帶領下,實踐團觸摸歷史紋理,讀懂了“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與使命。團隊成員謝鵬昊表示,“我們要學習‘把方向、謀全局、惠民生’的智慧,以青春續寫‘為人民幸福終生奮斗’的革命篇章,讓革命事業在時代接力中向著偉大中國夢的實現而不斷推進。”
步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舊址,“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訓映入眼簾,實踐團仿佛回到了那個青年云集、熱血沸騰的年代。抗大創辦10年間,培養了10余萬軍政干部,他們從這里奔赴前線,用青春和生命踐行“抗日救國”的誓言。
薪火紅言、篤行報國|延安延安
西安科技大學馬院團委
2025年07月22日 08:17
陜西
1人
★★
薪火紅言、篤行報國延安延安賡續紅色根脈,終章亦是新程
延安沃土孕育革命火種,圣地歲月鐫刻先輩足跡。為進一步感受延安時期知識青年的愛國熱忱,激勵新時代青年挺膺擔當,西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薪火紅言、篤行報國”實踐團延安行第十站,走進中共中央西北局和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舊址,至此,“延安行”篇章順利結束。下一篇章,實踐團將赴陜北榆林開展煤炭資源型城市轉型調研,探尋發展新路徑。
一中共中央西北局舊址:解碼初心,傳承使命中共中央西北局于1941年5月在延安成立,是黨中央西北派出機構,也是西北黨政軍群最高領導機關,負責管理陜甘寧邊區及周邊黨的工作。實踐團成員走進舊址,泛黃的文件、古樸的桌椅訴說著往昔革命領袖和革命戰士們的戰斗歲月。在講解員帶領下,實踐團觸摸歷史紋理,讀懂了“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與使命。團隊成員謝鵬昊表示,“我們要學習‘把方向、謀全局、惠民生’的智慧,以青春續寫‘為人民幸福終生奮斗’的革命篇章,讓革命事業在時代接力中向著偉大中國夢的實現而不斷推進。”
二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舊址:回溯烽火,筑牢信念步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舊址,“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訓映入眼簾,實踐團仿佛回到了那個青年云集、熱血沸騰的年代。抗大創辦10年間,培養了10余萬軍政干部,他們從這里奔赴前線,用青春和生命踐行“抗日救國”的誓言。在抗日軍政大學展廳,泛黃的學員證、磨損的步槍、簡陋的課堂模型,還原了抗大學員“認字就在背包上,寫字就在大地上,課堂就在山頭上,書本就在膝蓋上”的學習場景。一份學員日記引起實踐團成員駐足閱讀,上面寫道:“我們不怕犧牲,因為我們堅信,身后是祖國的山河,眼前是民族的未來。”實踐團成員們想起安吳青訓班“學好本領上前線”的號召,想起直羅鎮戰役中紅軍戰士的沖鋒身影,想起新時代的軍人、醫生、科技攻關者和無數奮進者們——不同時代的青年,有著同樣滾燙的報國之心,抗大的魅力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鍛造精神,那種不畏艱難的闖勁、舍我其誰的擔當,正是新時代青年應對挑戰、開拓創新的精神源泉。
實踐團的延安之行在學習抗大精神中落下帷幕,但對革命信仰和革命精神的感悟和學習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