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肇慶市封開縣教育促進會、縣教育局、團縣委聯合在廣州市海珠區盛景集團華南總部,舉辦第二屆“封穗月圓,青春如歌”2025封開在穗大學生中秋茶話會。
據介紹,此次茶話會搭建家鄉對學子賦能的平臺、與學子交流的橋梁,踐行“封開培育人才,人才回饋封開”的教育閉環理念,為家鄉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力量。此次茶話會邀請來自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等廣州10余所高校30名封開籍在穗大學生代表參與,專業領域覆蓋文史、理工、醫學、藝術、經管等20余個;同時邀請了封開縣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在穗封開籍企業家、行業資深人士等,大家齊聚一堂,現場不僅營造出“傳承封開學風文脈”的濃厚氛圍,還飽含共度中秋的家鄉溫情。
開場環節,封開縣教育促進會會長、盛景集團華南總部總經理李敏杰致辭,介紹封開縣教育促進會“助力封開教育發展、賦能家鄉人才建設”的平臺理念。
據了解,李敏杰是封開縣江口中學杰出校友,也是封開學子的時代標桿。他于1991年以封開縣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入中國政法大學,畢業后扎根廣州發展,多年來始終心系家鄉教育事業。
在活動現場,李敏杰將當年榮獲的“廣東省優秀文明中學生”和“封開縣文科狀元”兩份榮譽證書,鄭重交給封開縣相關單位負責人,由其帶回家鄉母校保存。這兩份珍貴的證書經修復后將在江口中學校史館展出,以具象化的榜樣力量,激勵更多封開學子成長成才。
去年以來,封開縣教育促進會實施以“融入時代,根植家國”為主題“后浪計劃”,搭建封開籍醫務工作者交流平臺、封開進步青年溝通平臺、商會秘書人才培養平臺、封開在穗大學生就業實習指導平臺等,并展示了第一屆茶話會“后浪計劃”中表現優異的同學項目成果。
交流互動環節,學子圍繞“我這一年的成長”“我與家鄉的故事”等主題分享感悟與規劃,嘉賓針對學子提出的職業發展、家鄉實踐等問題逐一解答指導。多名學子表示,通過茶話會不僅明確了參與家鄉建設的具體途徑,而且還更感受到“身后有家鄉、身邊有榜樣”的溫暖,未來將繼續依托平臺提升自我,像李敏杰一樣為家鄉出力。
近年來,封開縣教育部門積極響應省委部署的“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深化校際合作等措施,推動縣域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2023-2024年新增公辦優質學位1800個,2025年新增義務教育學位2500個、高中學位500個,緩解城區入學壓力;撤并100人以下農村教學點78個,構建“一鎮1所標準化中學+1所優質小學+1所中心幼兒園”的城鄉教育網絡,實現義務教育標準化覆蓋率100%;與華南師范大學共建“云端鄉村學校”和實驗學校,引入深圳、廣州等地12所珠三角優質校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教師交流輪崗比例達35.6%;封開縣將“百千萬工程”與“雙百行動”深度融合,通過硬件升級和長效賦能機制,縮小城鄉教育差距。這不僅解決了鄉村教學點“小散弱”問題,還以“云端學校”和跨區域教育集團實現資源共享,為“百千萬工程”筑牢人才基礎,推動教育公平從愿景轉向現實。
封開縣與會縣領導表示,封開縣是嶺南與中原經濟文化交流要地、廣府文化發祥地、粵語發源地、海陸絲綢之路最早對接點,要喚醒自身的廣信文化基因,做家鄉千年文脈的傳承者,將封開籍大學生的學習交流平臺打造成縣域特色品牌;封開在推進鄉村振興、落實“百千萬工程”中,已探索出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路徑;找準個人熱愛的領域深耕,無論是返鄉就業創業,還是為家鄉建言獻策,都是參與家鄉建設的重要方式。
據悉,封開籍在穗大學生中秋茶話會由李敏杰于2024年9月發起,兩屆活動累計凝聚60名封開籍在穗學子,已成為縣教育促進會服務學子、鏈接學子的重要品牌。他表示,未來在封開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教育促進會將進一步整合社會優質資源,為家鄉學子搭建更多學習交流、實習實踐、就業對接平臺,根據封開學子的實際需求賦能;同時期待學子常懷感恩之心,將關懷轉化為成長動力,以實際行動反哺家鄉,推動形成“助力學子成長,學子反哺家鄉”的教育閉環與發展良性循環,助力“百千萬工程”與“雙百行動”賦予新效能,共同為封開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