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林業大學學子赴山西省平遙縣:尋跡民主搖籃,傳承百年紅韻
【記者 周凌霄 周凱玉】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歷史學習教育精神,挖掘紅色文化資源,使青年一代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砥礪對黨的赤誠忠心。7月24日,東北林業大學文法學院調色盤實踐小隊共同前往彭坡頭村抗日民主政府舊址,在紅色遺跡中汲取奮進力量,從歷史史料、檔案、文物中找尋故事,銘記“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24日上午,實踐小隊走近紅色彭坡頭,抵達彭坡頭村抗日民主政府舊址,并在村委會的帶領下進行參觀。小隊成員了解到,革命先烈在彭坡頭建立了至關重要的紅色地下交通線,為抗戰勝利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館中陳列眾多抗戰時期的舊物,續寫著無名英雄的抗戰事跡,結合村長的介紹與解說,小隊成員深入了解了抗日戰爭時期平遙地區經受的風雨洗禮與軍民作出的重要貢獻,他們英勇抗敵、不畏艱險的身影深深印刻在晉中大地上。
其中,抗戰英雄梁奔前是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的年輕女共產黨員,她以20歲的生命詮釋了共產黨員“寧死不屈”的信仰力量。從教師到戰士,從新婚到孤身赴死,她始終將民族大義置于個人生死之上。其事跡不僅震撼了侵略者,更成為中華民族抗戰史詩中一道永不熄滅的青春之火。她的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她的精神如同一盞明燈,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提醒我們銘記歷史,珍惜和平;她的生平事跡彰顯了堅定的革命信仰和民族氣節,是共產黨員精神品質的現實體現。
其后,李維一老師結合紅色史跡,把握時代脈搏,為成員們帶來一堂“行走的思政課”。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80周年之際,我們要厚植家國情懷,將個人的奮斗融入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之中,更要銘記那段刻骨銘心的烽火歲月,以史為鑒,從歷史的警鐘中聽取奮進的強音,以青年之力奏響強國之聲。
團隊成員依次在橫幅上寫下自己的青春誓言,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痕跡,更是對歷史的一次莊嚴回應,以名銘記、以行踐諾、以心傳火,讓犧牲不再是無名的數字,讓彈孔不再是無聲的印記,讓革命的火種跨越時空在青年的掌心重燃。
參觀結束后,實踐小隊共同來到彭坡頭村村委會與工作人員進行簡單會談,小隊成員就參觀體驗與感悟提出有關紀念館完善與改進等方面的建設性意見,希望從青年視角出發,在多方角度落實,與當地部門共同推進紅色宣傳取得新進展。
從百年征程中走來,在初心使命中堅守。實踐小隊接過先輩的理想火炬,爭做時代的先鋒者、建設者、奮斗者,用青春汗水澆灌強國之花,用奮斗的身影續寫復興之業,篤志前行,在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新時代,吹響青年嘹亮的奮斗號角。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