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浪潮奔涌向前的時代,網絡安全已成為守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與個人隱私的重要屏障。為培養高素質網絡安全人才,提升學生實戰能力,北京師范大學網絡安全興趣實踐小組CTF集訓正式開營,來自計算機相關專業及興趣社團的學生們齊聚一堂,開啟一場聚焦網絡安全技能提升的“奪旗之旅”。
精心籌備,構建實戰訓練體系
此次CTF集訓籌備工作細致全面,為后續訓練筑牢基礎。人員組織上,面向計算機相關專業感興趣學生與社團成員招募學員,組建起充滿活力與潛力的學習隊伍。同時,邀請3名經驗豐富的CTF選手擔任講師,搭配技術組負責平臺維護與題目部署,形成“講師指導 - 學員實踐 - 技術保障”的完整鏈條。
平臺搭建是集訓的關鍵支撐。依托阿里云服務器部署GZCTF平臺,打造貼近真實競賽環境的訓練空間。題目資源方面,講師團隊深入研究長城杯、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等歷屆大賽題型,定制設計契合集訓目標的CTF題目,融入多樣網安場景,讓學員在訓練中觸摸行業前沿,為實戰筑牢根基。
多元模式,激發學習創新活力
集訓在內容與形式設計上亮點紛呈,創新驅動學習效能提升。內容設計引入動態難度流形系統,基于學員每日積分數據智能調整題目難度。初級階段預設漏洞提示,如在SQL注入場景給出payload結構,降低入門門檻;進階階段隱藏關鍵線索,需學員自主構造繞過代碼,推動個性化進階,告別“一刀切”教學模式,讓不同水平學員都能找到成長路徑。
實踐形式創新融合線上線下。線下集訓分階段推進:首日開展基礎筑基,完成阿里云服務器部署與GZCTF平臺搭建,夯實技術底座;2 - 4日聚焦題目的設計與討論,學員從NSSCTT等平臺收集例題,結合自身知識設計題目,在“出題者”視角轉換中深化對漏洞與防御的理解;5 - 6日進行環境配置和概況講解,講師團隊演示工具與語言環境配置,傳授學習思路,助力學員搭建知識框架;7 - 14日圍繞CTF五大方向(Misc、Web、Pwn、Crypto、Reverse ),以題解形式錘煉能力,在反復拆解與重構中提升實戰素養;15 - 16日開展綜合實戰演練,8小時模擬CTF賽(混合題型),賽后直播解析解題思路,復盤沉淀經驗。
特色機制點燃學習熱情,闖關式學習每日設置通關任務,驅動學員持續探索;分組對抗以3人小組協作解題,積分實時排行營造競爭氛圍,激發團隊協作與個人突破;每晚19:00 - 20:30開放專家診室,針對性解決卡點問題,為學員掃清學習障礙。
安全護航,守護訓練環境底線
集訓高度重視安全風險防控,從技術操作到設備數據安全,構建多維度預案。技術操作安全方面,針對越權風險,設置云服務器快照備份實現邏輯隔離,利用docker容器隔離題目環境與平臺,筑牢權限邊界;面對漏洞利用工具濫用,終端安裝Screenwatch進行錄屏審計關鍵操作,網絡層借助GZCTF平臺自帶日志分析,實時監控行為軌跡。設備與數據安全上,限制靶機環境root權限,僅賦予普通用戶權限,防范逃逸攻擊;采用動態flag系統(每次啟動生成唯一flag)與題目編譯混淆(使用OLLVM保護二進制出題),守護題目源碼、flag密碼安全,讓訓練在安全可控環境中開展。
以賽促學,孕育網安新生力量
集訓瞄準多重成果目標,以實踐驅動能力轉化。一方面,計劃發布新聞稿,依托大學生新聞網等平臺展示學習成果,傳遞淮師大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活力;另一方面,推動學員從實踐中沉淀,撰寫實踐總結剖析活動收獲與不足,提升團隊經驗;制作解題報告和出題說明,團隊運維成員輸出平臺部署文檔,講師撰寫出題說明(涵蓋考察知識點、出題思路、題解等 ),學員針對練習題目編寫解題報告,梳理知識脈絡、洞察自身短板;最終通過成果展示PPT,整合練習數據、積分排行榜、優秀學員作品,全景呈現集訓成效,為參與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等賽事儲備力量,向網絡安全領域輸送青春動能。
淮師大網絡安全興趣實踐小組CTF集訓,以精心籌備為基、創新模式為翼、安全護航為盾、成果培育為向,構建起網安人才成長的優質生態。在這里,青春學子們以代碼為武器,在網安實戰的戰場上摸爬滾打、錘煉本領,未來,他們必將帶著所學所悟,奔赴網安事業的前沿,用青春力量守護數字未來,書寫屬于他們的網安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