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滁州學院赴鳳凰湖社區實踐小隊為深入學習長征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走進滁州市鳳凰湖社區長征歷史紀念館,開啟暑期實踐活動新行程,以沉浸式體驗感悟革命先輩奮斗精神,探尋長征歷史印記。
實踐當日,小隊全體成員滿懷著崇敬之情,有序踏入滁州市鳳凰湖社區長征歷史紀念館。踏入館內,靜謐的氛圍中,陳列的珍貴歷史文物與翔實資料,如同打開時光閘門的密鑰。在講解員專業且飽含深情的引導下,隊員們放緩腳步,認真聆聽講解,目光緊緊鎖住館內每一件展品。

圖為隊員參觀紅色歷史,程郁琪供圖
活動的一大亮點,是小隊有幸邀請到紅軍和烈士后代參與交流。紅軍后代王大爺,雖年事已高,但講述起長征故事時,眼神里仍透著堅定:“當年我父親跟著隊伍過草地,沒吃的就挖野菜,野菜挖光了,就煮皮帶吃,再難也沒放下向前走的念頭。” 烈士后代陳阿姨也分享:“我爺爺犧牲在長征路上,可他從沒后悔過,就想著讓咱們后人能過上好日子。” 他們以親身經歷或家族傳承的故事,將長征路上的點滴,從艱苦行軍的不易,到激烈戰斗的驚險,從戰友間相互扶持的深厚情誼,到對革命理想的執著堅守,一一講述。隊員們圍坐聆聽,眼神里滿是震撼與觸動,仿佛親身經歷那段崢嶸歲月,深刻感受到長征途中革命先輩的英勇無畏和堅定信仰。交流互動時,隊員金俊杰起身提問:“前輩,是什么支撐著大家在那么難的情況下還堅持戰斗?” 王大爺緩緩抬手,指向胸口:“靠的就是這顆心,對革命勝利的信心,對讓老百姓過好日子的決心。” 這般問答,讓隊員們對長征歷史與精神的認知,又加深了一層。
參觀結束后,實踐小隊組織座談會。會議室里,隊員們圍坐成圈,紛紛打開話匣子。隊員李婉率先分享:“聽了王大爺、陳阿姨的講述,我才明白課本里的長征精神,是先輩們用血汗鑄就的,太珍貴了。” 隊員張雯結合自身經歷說道:“以前覺得長征離我們挺遠,今天在這,透過文物、故事,感覺和先輩們距離拉近了,也更懂他們的偉大。” 分享中,有回憶參觀時看到某件文物的觸動,有對交流環節前輩話語的思考,隊員們你一言我一語,將內心的震撼與感悟盡情抒發。
座談會后,團隊緊接著開展紅色文化主題研討。圍繞長征精神內涵,以及其對當代青年成長的啟示,隊員們各抒己見。“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在新時代,它能激勵我們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勇往直前。” 隊員李晨的發言,得到不少點頭回應。經過深入討論,大家達成共識:長征精神歷經歲月沉淀,在新時代依舊是指引青年前行的精神燈塔,作為新時代青年,傳承和弘揚長征精神,是責任更是使命,要將其融入學習與生活,以無畏姿態面對困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添磚加瓦。

圖為團隊成員進行談論,李晨供圖
此次走進長征歷史紀念館,讓實踐小隊成員在紅色文化的深度洗禮中,真切觸摸到紅色精神的強大力量。后續實踐活動里,小隊成員們已做好規劃,將持續挖掘當地紅色文化資源,走訪更多長征歷史見證地,采訪更多知情者,讓長征故事被更多人知曉,讓長征精神在新時代青年的傳承與踐行中,綻放更耀眼光芒,為紅色基因的賡續傳遞注入青春動能。
通訊員:程郁琪
圖為實踐小隊參觀完合照,程郁琪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