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啟蒙拓視野 紅色教育鑄根基——支教課堂播撒成長種子 2025年8月13日,青島農業大學國旗護衛隊“‘濰’護童真傳薪火,‘青’情筑夢旗飛揚”志愿服務團志愿者,在支教課堂上為孩子們帶來了生動的地理學課程與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為孩子們打開認知世界的窗口,筑牢精神成長的根基。
地理課堂:解鎖世界的“金鑰匙” 課程圍繞以“認識世界”為核心,志愿者老師用通俗的語言清晰闡釋了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兩大組成部分,重點教學地圖三要素,并通過“計算家鄉到北京的距離”“尋找學校附近河流”等現場演示,讓孩子們快速掌握實用技巧。課程還介紹了全球風貌、中國疆域及山東特色,助力孩子們在熟悉認知中深化對地圖的理解。

圖為老師上課場景。井雨婷攝。
創作環節中,孩子們用畫筆勾勒出了心中向往的世界;隨后播放的羅布泊視頻則讓孩子們直觀感受到自然的偉力與脆弱,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對世界的探索欲。、

圖為老師上課場景。劉芮寧攝。
紅色教育:傳承不朽的“精神密碼” 今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八十周年,志愿者老師依托課堂開展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引導青少年銘記歷史、傳承抗戰精神。
老師們以史實為脈絡,為孩子們梳理十四年抗戰歷程: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揭開反法西斯戰爭序幕,到1945年日本投降迎來勝利;通過時間軸與地圖呈現淞滬會戰、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等關鍵戰役,讓孩子們直觀感受勝利的來之不易。楊靖宇冰天雪地堅守、趙尚志痛擊日寇……英雄事跡結合影像資料與歷史圖片講述,更觸動人心,孩子們眼中的淚光與緊握的拳頭,盡顯內心震撼。
圖為老師上課場景。遲浩宇攝。
此次系列活動,既以知識啟蒙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又用紅色教育筑牢了他們的精神根基。這些課程豐富了鄉村教育內容,在孩子們心中種下探索世界與熱愛祖國的種子,讓愛國主義精神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
通訊員|李憲廣 王浩然 董冠辰 程海生 遲浩宇
(來源:青島農業大學國旗護衛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