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陽光與法律的溫度相遇!8月2日,渤海大學法學院暑期“三下鄉”“法潤萬家”青春行社會實踐團帶隊老師劉凈文細致部署了活動安排,并著重強調了活動紀律與安全保障,為即將啟程的普法之旅奠定了堅實基礎。8月2日清晨,團隊師生精神飽滿,整裝出發,奔赴大連市星海廣場與甘井子區社區,開啟普法實踐新篇章。
(圖1 指導老師進行活動前說明安排以及安全教育指導)
星海廣場:趣味普法,播撒法治種子 在風光旖旎的星海廣場,團隊成員們化身“普法使者”,通過分發精心制作的宣傳單和開展妙趣橫生的法律知識問答,向廣大市民普及《民法典》知識。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參與。同學們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耐心細致地解答問題,將抽象的法條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生活指南。這種“接地氣”的互動方式,顯著提升了市民對民法知識的知曉率和理解度。
(圖2 成員們進行普法活動中)暖心走訪:送法上門,消除認知盲區 團隊成員們主動“送法上門”。他們分組進行入戶走訪。在樓道里、家門口,同學們耐心傾聽居民的法律疑問,特別是針對一些普遍存在的法律認知誤區,進行了細致的澄清和講解。這種“點對點”、“面對面”的精準普法,有效打通了普法宣傳的“最后一公里”,大大提升了法律知識在社區的覆蓋面和精準度。
(圖3 成員正在進行實地調研和入戶普法宣傳)
實踐感悟:青春力量,助力法治中國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輸出,更是一座連接校園與社會、青年與群眾的橋梁。“法潤萬家”青春行社會實踐團的隊員們走出課堂,深入基層,通過實地調研、廣場普法、入戶走訪等多種形式,真切感知群眾法律需求現狀,積極為基層普法工作建言獻策。在服務社會的實踐中,增長了才干,錘煉了高尚品德,將“普法為民、服務社會”的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貢獻了堅實的青春力量!
未來,渤海大學法學院學子將繼續步履不停,讓法治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
(圖4 成員和指導老師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