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環學院赴陜西省槐北村鄉村振興調研團”走進陜西省寶雞市鳳翔區陳村鎮槐北村。一幅幅生動鮮亮的主題墻繪躍然于農舍潔白的墻面之上,憨態可掬的吉祥物、傳統故事人物為村莊注入了新的活力與藝術氣息。多位受訪村民對政府實施的墻繪項目表達了認可。“畫得挺好看,村子瞧著是比以前精神、亮堂了。”一位在自家繪有精美墻畫門前休息的老大爺笑著告訴我們。這些墻繪實實在在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提升了村莊的視覺形象。
圖1 社會實踐團參觀當地墻繪設計與此同時,村民們也坦誠地談到了村莊發展面臨的現實挑戰。“農村留不住年輕人”是大家普遍提及的一個現象。一位正在菜園勞作的大娘說:“年輕人都出去了,村里就剩我們這些老的和小的多些。”在村中心經營著一家小賣部的張師傅(化名)作為留守的中青年代表,對此感受更深:“來買東西的主要是老人和孩子。年輕人少了,村子活力確實受影響。”他也表達了對未來養老問題的關切:“老人年紀越來越大,看病、生活上需要更多便利和支持。”這反映了在鄉村發展中需要持續關注的人口結構變化議題。
圖2 社會實踐團與村民交談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存在挑戰,村民們并未失去對家鄉發展的信心和期待。談及村里的變化,特別是墻繪帶來的新面貌,不少村民表示希望這些“面子”上的提升,未來能帶來更多“里子”上的實惠。他們普遍期待能有更多實實在在的措施,比如進一步提升生活便利性、創造更多家門口的就業機會,讓村莊不僅“好看”,更能讓不同年齡段的村民都感受到生活的便利和改善,特別是希望能有辦法吸引年輕人回流,為鄉村增添長久活力。
圖3 社會實踐團與槐北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智交流合影本次槐北村之行,讓我們看到了政府改善鄉村人居環境的積極努力,也感受到了村民勤勞務實的生活態度。同時,村民的交流也反映出,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如何有效應對人口結構變化、提升生活便利性、創造留住人才的條件,是需要持續關注和努力的方向。未來的鄉村建設,在持續美化環境的同時,若能更加聚焦于解決村民關心的實際生活需求和發展期盼,必將能更好地激發鄉村的內生動力,繪就更具獲得感的振興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