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蛻變實踐之旅”團隊深入安徽蕭縣,探尋鄉村振興新路徑
導語:
2025年7月1日至5日,由23級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組成的“鄉村蛻變實踐之旅”團隊,赴安徽省宿州市蕭縣杜樓鎮王臺子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以“鄉村振興的實地調研”為主題,通過采訪村支書、走訪村民、實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當地鄉村振興的實施情況,為鄉村發展建言獻策。
一、深入調研:多維度剖析鄉村現狀
團隊抵達王臺子村后,首先對村莊的基本情況進行了全面調研。通過走訪,隊員們了解到該村人口結構以留守老人和兒童為主,青壯年多外出務工。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主要依靠傳統農業,但近年來在村支書的帶領下,開始嘗試發展特色種植業和鄉村旅游。基礎設施方面,村內道路、水利和電力設施已初步完善,但仍存在部分區域覆蓋不足的問題。
在文化教育方面,村里設有小學和文化活動中心,但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村民的文化活動以傳統節日為主,現代文化元素較少。團隊成員黃思宇表示:“通過實地調研,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的成果,也發現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對話村支書:解碼鄉村振興戰略
團隊重點采訪了王臺子村的村支書,圍繞鄉村振興的九大主題展開深入交流。村支書介紹,村里制定了“短期穩農業、長期興旅游”的發展規劃,結合國家政策,逐步推進產業升級。例如,村里引進了優質葡萄種植技術,并計劃打造生態采摘園,吸引周邊游客。
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村支書強調:“我們堅持綠色發展,嚴禁污染企業入駐,同時推廣沼氣池和太陽能設備,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此外,村里還通過組織技能培訓,提升村民的就業能力,鼓勵年輕人返鄉創業。
團隊成員韓湘在采訪后感慨道:“村支書的講述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基層干部的責任與擔當,他們是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
三、實踐成果: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思路
經過五天的調研,團隊總結出王臺子村鄉村振興的三大亮點:一是產業轉型初見成效,特色農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村民生活條件顯著改善;三是文化保護與創新并重,傳統與現代融合發展。
同時,團隊也提出了一些建議:
1. 加強教育資源投入,引入志愿者或遠程教育項目,提升村民文化素質;
2. 拓寬資金渠道,爭取更多政策支持和企業合作;
3. 利用新媒體宣傳鄉村特色,吸引游客和投資者。
四、社會反響:實踐收獲與未來展望
此次活動不僅讓團隊成員對鄉村振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鍛煉了他們的實踐能力。隊員季仁博負責媒體宣傳,他表示:“通過拍攝和記錄,我們讓更多人看到了鄉村的真實面貌,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經歷。”
團隊指導老師評價道:“學生們將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未來,團隊計劃將調研報告提交給當地政府,并繼續關注王臺子村的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
結語:
“鄉村蛻變實踐之旅”團隊的調研活動,不僅是一次社會實踐,更是一次青春的奉獻。他們用腳步丈量土地,用智慧助力鄉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