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記“鄉村蛻變實踐之旅”團隊的實踐故事
導語:
在2025年炎熱的七月,一支由六名大學生組成的“鄉村蛻變實踐之旅”團隊,奔赴安徽省宿州市蕭縣杜樓鎮王臺子村,開展為期五天的鄉村振興調研活動。他們用年輕的視角觀察鄉村,用真誠的行動助力發展,書寫了一段難忘的實踐故事。
一、初到鄉村:從陌生到熟悉
初到王臺子村,團隊成員們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村莊四面環山,綠樹成蔭,但基礎設施的簡陋和村民生活的樸素也讓隊員們感到震撼。隊長黃思宇回憶道:“第一天我們走訪了幾戶村民,看到許多老人獨自在家,孩子們的教育資源有限,這讓我們更加堅定了調研的決心。”
為了盡快融入當地,團隊分為三組:資料收集組、采訪組和宣傳組。資料收集組負責整理村莊的基本信息;采訪組與村支書和村民深入交流;宣傳組則通過照片和視頻記錄實踐過程。
二、深入采訪:傾聽村支書的心聲
采訪村支書是此次實踐的重點。村支書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基層干部,扎根鄉村多年。他告訴團隊:“鄉村振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耐心和堅持。”他分享了村里如何通過土地流轉發展葡萄種植,以及如何爭取政府資金修建道路的故事。
團隊成員黃禹超負責采訪,他提到:“村支書的每一句話都充滿了對鄉村的熱愛,他讓我們明白了基層工作的不易。”此外,村支書還呼吁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為鄉村注入新鮮血液。
三、實地考察:發現鄉村的潛力與挑戰
團隊實地考察了村里的葡萄種植基地和在建的生態采摘園。村民老王熱情地介紹了葡萄的種植技術,并坦言:“雖然現在收入提高了,但銷路還是個大問題。”隊員們意識到,鄉村振興不僅需要產業支持,還需要市場對接和品牌建設。
在考察過程中,團隊還發現了一些環境問題,如垃圾處理不規范、部分農田灌溉不足等。隊員張博宇表示:“這些問題看似微小,卻直接影響村民的生活質量,需要引起重視。”
四、成果與感悟: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活動結束時,團隊整理了一份詳實的調研報告,并制作了宣傳視頻,計劃通過社交媒體推廣王臺子的特色農產品和旅游資源。隊員陳保君負責后勤工作,他說:“這次實踐讓我學會了團隊協作,也讓我更加關注鄉村問題。”
團隊成員還自發為村里的孩子們舉辦了一場小型文化活動,教他們使用智能手機拍攝照片和視頻。孩子們的笑臉讓隊員們倍感欣慰。
五、未來展望:鄉村振興,我們在路上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讓團隊成員收獲了知識和經驗,也讓他們與王臺子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隊長黃思宇表示:“我們會持續關注這里的發展,未來可能組織更多同學參與鄉村建設。”
結語:
“鄉村蛻變實踐之旅”團隊用五天的時間,走進鄉村、傾聽鄉村、思考鄉村。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鄉村振興不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年輕一代的參與和奉獻。青春的力量,正在鄉村的土地上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