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精神,推動非遺與教育融合,幫助青少年堅定文化自信,7月10日,大數據與智能工程學院“智愿鋒行”青年志愿者服務團走進涪陵區新妙鎮白鶴村,精心開設了非遺紙翻花手工課。通過支教傳授傳統技藝,幫助青少年不斷堅定文化自信,助力鄉村文化建設。

紙翻花是一門古老傳統技藝,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間,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經過數百年發展,翻花折紙形式更加多樣、技巧更加豐富,在2016年被列入松原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已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志愿者通過一段包含火壺、打鐵花、京劇等非遺藝術的中國傳統非遺美學視頻,引出當日教學主題——非遺紙翻花。小朋友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目不轉睛地看著折紙,紛紛湊上前來躍躍欲試。志愿者從紙翻花的歷史淵源,到制作工具準備,再到步驟解析,邊細致講解邊示范折紙動作。在自由創作環節,五顏六色的卡紙在小朋友手中變幻出各式花樣,志愿者在旁巡回輔助、耐心引導,現場氛圍十分融洽。成果展示環節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小朋友們大方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逐一介紹其特點。最后,志愿者與小朋友們共同折起紙飛機,隨著一聲聲歡笑,承載著童趣與歡樂的紙飛機紛紛升空,為此次非遺手工課畫上了生動句號。

此次白鶴村的非遺紙翻花手工課,不僅讓小朋友們在動手實踐中親近傳統技藝、感受非遺魅力,更在他們心中播下文化認同的種子。這既是學院為鄉村文化建設添磚加瓦、助力非遺傳承的具體行動,也是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鄉村的生動實踐,為推動非遺與鄉村教育融合、助力鄉村文化振興貢獻了青春力量,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鄉村持續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