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精準把握槐北村發展實際,挖掘產業潛力與文化價值,助力鄉村振興,資環學院赴陜西省槐北村鄉村振興調研團于 7 月 27 日深入當地,開展了一場全面且深入的實地調研,通過與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智的深度交流,為村莊發展探尋新路徑。
聚焦旅游產業轉型,探索可持續模式調研團首先圍繞槐北村旅游產業發展展開交流。王智副書記介紹,當地依托自然風光與民俗文化資源發展旅游,目前已從接待散客轉向專注團體接待,如研學活動、幼兒園集體活動、大學生勞動實踐及公司團建等。這種轉型不僅降低了人力成本,還提升了接待過程的安全性。雙方還探討了借助外部運營資源,如加強在學校的宣傳推廣,以吸引更多團體參與,進一步提升游客流量與文化影響力。
關注 “專家小院” 作用,引入智力支持“專家小院” 作為槐北村引入外部智力的重要平臺,是本次調研的重點。團隊了解到,槐北村正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專家小院” 在技術指導、項目引進、人才培養等方面為村莊發展提供支持,在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為產業發展注入了科技動力。
深挖女登文化內涵,打造特色文創女登文化是槐北村獨特的文化資源。調研團在出發前已通過多種渠道了解當地文化背景,設計出女登 IP 形象初稿。此次調研中,團隊帶著初稿與王智副書記交流,聽取修改意見,希望通過 IP 形象增強女登文化的傳播力。同時,團隊構思了動畫、書簽、拼圖等文創產品設計方向,計劃融入文化典故與故事背景,讓文化元素與實用價值相結合。王智副書記提及炎帝母親與蜜蜂的傳說,強調創意設計中細節的重要性,并建議通過拍照、采訪老年人等方式進一步挖掘和傳播當地文化。
調研種養產業現狀,夯實發展根基團隊還調研了槐北村的種養產業。生豬產業方面,2022 年建成的育肥場年產出約 1.4 萬頭,村集體與農戶合作年產出近 4 萬頭,且計劃開展污水處理項目,將廢水處理后用于農田灌溉,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種植方面,當地種植了櫻桃、葡萄、甜瓜及金銀花、艾草等中草藥,采用機械化與人工采摘相結合的模式,團隊也就項目優化及利用循環設備降低支出等進行了探討。
社會實踐團與槐北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智交流合影此次調研為槐北村發展收集了豐富素材,下一步,調研團將把所得轉化為具體舉措,精雕女登 IP 文化表達、細化文旅融合路徑、深挖種養產業潛力,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