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福建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藝術學院赴福州市花卉產業調研實踐隊先后走訪福州國藝花鳥工藝品綜合市場與侯官花卉產業園,通過深度訪談與實地考察,聚焦個體花卉經營者生存現狀,揭示行業面臨的共性問題與轉型需求。
市場走訪:成本高企與客流下滑的雙重擠壓在國藝花鳥市場,實踐隊發現,盡管商戶花卉品類齊全、經營經驗豐富,但普遍面臨營收下滑壓力。一家經營5年以上的盆栽店店主透露,傳統零售模式抗風險能力薄弱,雖然月均營業額超5萬元,但2023年以來同比降幅達30%,毛利率不足20%。店主表示:“線上沖擊與消費降級是最大難題。”
產業園調查:規模優勢難掩行業結構性困境隨后隊員們來到侯官花卉產業園,團隊發現規模較大的商戶雖依托產地直供優勢(如昆明供應鏈)可將毛利率提升至20%-40%,但同樣受困于營業額持續下滑。一家員工超過5人的門店負責人表示:“即便年銷售額達行業中等水平,進貨成本占比仍高達50%-70%。”
破局呼聲:政策賦能與行業協同成關鍵商戶呼吁政府與行業協會提供三方面支持:一是稅費減免與租金補貼,降低經營成本;二是搭建集中采購平臺,優化供應鏈效率;三是搭建與政府、高校的合作平臺,提升行業競爭力。一位從業者坦言:"單靠商戶自救難以扭轉頹勢,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力。"
調研價值:一線數據助力產業分析此次調研通過對比福州國藝花鳥工藝品綜合市場與侯官花卉產業園兩類經營主體,精準勾勒個體花卉商戶在經濟下行周期中的真實生存圖景。隊員表示,后續將結合數據撰寫報告,為地方政府制定產業幫扶政策、高校優化相關專業培養方案提供參考依據。帶隊教師總結到:“只有政府、行業、商戶三方協同,才能助力傳統花卉產業突破轉型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