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中國式現代化對新時代新征程文藝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文藝的百花園為鄉村青少年綻放。7月11日,長江師范學院大數據與智能工程學院的志愿者們走進涪陵新妙鎮白鶴村,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特色音樂課堂,為當地小朋友們帶來了獨特的藝術體驗。
志愿者們先向小朋友們介紹了音樂的魅力——音樂通過高低起伏的調子、輕重快慢的節奏組成好聽的旋律,就能傳達悲傷、歡快等多種情感,是跨越語種的“共同語言”。志愿者重點講解了音符相關知識,介紹了7個基本音符,對應著do、re、mi、fa、sol、la、si,還講解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不同音符的時值,以及相應的休止符知識。通過《兩只老虎》《茉莉花》等大家熟悉的樂曲片段,志愿者們幫助小朋友們更好地理解音符在實際音樂中的運用。
小朋友們對音樂旋律展現出濃厚的興趣,情不自禁地在志愿者們的引導下跟著節拍跳起了簡單的舞蹈,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志愿者們的熱情和豐富多彩的藝術體驗,給小朋友們的假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名小朋友高興地說:“平常學習音樂的機會比較少,今天哥哥姐姐們教的音樂小知識非常有趣。”
此次特色課堂,不僅在互動中拉近了志愿者與孩子們的距離,傳遞了溫暖與關愛,也讓小朋友們接觸到了音樂知識,感受到了藝術的樂趣,在心中埋下了社會主義文藝的種子,更為推動我國時代新征程文藝事業的繁榮興盛、文藝工作的開拓創新貢獻青春動能。大數據與智能工程學院一直以來,都堅持在注重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不斷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通過各類藝術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此次支教活動正是學院這一培養理念的生動體現,讓學生在傳遞藝術魅力的過程中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