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腳步丈量基層,岐黃學子問診鄉情
2025年8月7日,安徽中醫藥大學“‘核’光致遠,‘睛’彩智灸”聯合實踐團首站抵達阜陽市臨泉華源醫院,開啟了以“深入基層,感知鄉情”為主題的深度走訪調研,為后續精準服務摸清脈搏。
在醫院負責人的熱情引導下,師生們深入門診大廳、住院病房、中藥房、檢驗科及特色鮮明的針灸推拿康復理療區。窗明幾凈的環境、井然有序的流程背后,是基層醫療資源相對有限的現實。在康復理療室,同學們看到僅有的幾臺設備前擠滿了等待治療的患者,醫生們忙碌穿梭,汗水浸濕了白大褂。藥房里,藥師們正熟練地分揀著大包小包的中藥飲片,“基層用藥量大,飲片需求高,但現代化調劑設備不足,工作強度很大。”一位藥師坦言。
座談會上,華源醫院負責人詳細介紹了醫院在服務臨泉百姓健康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坦誠分享了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如高層次中醫人才引進難、留住難;部分先進中醫診療設備因資金和維護問題難以普及;如何更好地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優勢服務更多人群等。這些來自一線的真實聲音,深深觸動了在場學子。“以前總覺得學醫就是學好技術,現在明白了,了解基層需要什么,我們的技術才能真正‘接地氣’,發揮作用。”一位新安書院的學生在筆記本上鄭重寫下感悟。
調研中,醫院在有限條件下堅持突出中醫特色、優化服務流程的努力也讓學生們印象深刻。比如推廣耳穴壓豆、穴位貼敷等適宜技術緩解常見病痛,深受群眾歡迎;利用信息化手段嘗試建立區域健康檔案等。帶隊老師總結道:“這次調研是生動的國情社情課和職業啟蒙課。它告訴同學們,未來無論在哪里行醫,心中都要裝著基層的需要,技術才能有溫度,服務才能有力量。”這次深度“問診”基層,為實踐團后續在老年公寓的精準義診和服務設計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處方”。(通訊員 朱艷楠)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