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陽光灑滿張元小學,一場暑期素質課外拓展班結課匯演熱烈開場。河南科技大學“三下鄉”實踐團攜手孩子們,用舞臺上的精彩,為這段推普筑夢的暑期時光畫上圓滿句點。
匯演伊始,實踐團成員身著統一藍色隊服,在臺前深情演講。他們回顧暑期推普授課的點點滴滴,從晦澀字詞教學到快板韻律打磨,從課堂上的認真求知到排練時的相互鼓勵,把對孩子成長的欣慰、對鄉村教育的熱忱,都融進話語里。背景中“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晉音興鄉,推普筑智’實踐團”的旗幟,在微風里輕輕揚起,見證這段雙向奔赴的支教旅程。
圖為實踐團成員演講,回顧推普實踐點滴,背后旗幟見證青春擔當
緊接著,快板節目熱鬧登場。孩子們手持快板,跟著節奏清脆叩響。“打竹板,響連天,我們來把知識傳……”稚嫩童聲合著竹板韻律,把推普知識、鄉村新貌編排成生動唱詞。從最初握不穩快板的生澀,到如今臺風穩穩、節奏精準,每一下敲擊,都是暑期練習的成果見證,也讓傳統曲藝與推普實踐奇妙融合,臺下掌聲隨著快板聲起伏。
圖為孩子表演快板,竹板輕響傳遞知識,展現推普實踐成果
朗誦環節,是整場匯演的溫情篇章。孩子們整齊列隊,捧著詩文,用清澈嗓音誦讀。或歌頌祖國山河,或抒發青春理想,字句里既有對文學的初悟,也藏著實踐團教導時的耐心。后排坐著的小同學,仰著腦袋認真聆聽,實踐團成員站在兩側,目光滿是欣慰——這不僅是一場朗誦,更是知識傳承、夢想傳遞的具象呈現,讓推普成果在誦讀里落地生根。
圖為孩子與實踐團成員共同朗誦,童聲與青春聲交織,傳遞知識溫度
這場匯演,是推普實踐的成果展演,更是青春與童真的共鳴。實踐團用創意搭建舞臺,孩子們用努力點亮光芒,把“三下鄉”的意義,寫進每一個節目、每一次互動里,讓鄉村暑期因知識傳遞熱烈,因文藝綻放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