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具體要求,畢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組織開展了以"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的重要論述,把推廣普通話作為促進民族團結、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在活動中始終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于解決農村地區群眾在語言交流方面的實際困難。由8名師生黨員組成特別工作隊,深入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海子街鎮安山村展開為期7天的三下鄉,采取"黨建+推普"工作模式,在開展普通話培訓的同時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此圖為實踐小隊在安山村油柏路合照供圖)
7月7日,是實踐小隊來到安山村的第五天;剛好也是七七事變88周年紀念日。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中國守軍嚴詞拒絕后,悍然炮轟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在那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中,3500多萬同胞傷亡,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無數家庭支離破碎。但中華兒女沒有屈服,“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面對兇狠殘暴的侵略者,千千萬萬愛國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共赴國難,以血肉之軀筑起了捍衛祖國的鋼鐵長城,譜寫了感天動地的英雄史詩。

(此圖為“語你同行”鄉村振興實踐小隊畢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師生供圖)
為了悼念七七事變,實踐小隊決定與村民開展一場紅歌教學普通話。晚上8點,小院里已經坐滿了村民;實踐小隊準備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和《保衛黃河》兩首紅歌。
教學之前,實踐小隊先帶村民回憶了七七事變;讓村民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實踐小隊剛開始教學時,有些村民總把"共產黨"唱成方言腔,實踐隊員耐心地幫他糾正發音:"是'共-產-黨',不是'拱-擦-黨'哦!"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初,村民們有些拘謹,聲音稀稀落落。但在實踐小隊一邊又邊的教學中,逐漸放開自我,落落大方的唱起紅歌。

(此圖為實踐小隊與村民一起唱紅歌的供圖)
‘三下鄉’的足跡便是我們對歷史最好的告慰。先烈們用生命捍衛了國土的完整,而我們新時代青年則要用知識與汗水去振興這片土地上的鄉村。從‘抗日救亡’到‘民族復興’,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手中。我們必將銘記昨天的苦難與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與擔當,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通訊員:劉嘉馨 向美霞 劉歡 杜勝東 代遠艷 鄧安琦 王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