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是青年學子服務社會的最好途徑。得益于 “三下鄉” 社會實踐平臺,懷著用實際行動詮釋青春價值的信念,我成為了常州工學院博愛青春暑期實踐活動的一員。7 月的常州驕陽似火,我與同校的幾位同學一同走進了常州市天愛兒童中心,希望能用音樂為 “星星的孩子” 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剛踏入中心時,面對孩子們游離的眼神和躲閃的肢體語言,我們甚至不敢輕易觸碰他們的世界。通過反復觀摩特教老師的示范,學習如何用簡單的節奏游戲破冰,逐漸掌握了輕快的旋律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最初的手足無措,到后來能熟練配合老師輔助孩子們完成音樂活動,這段充滿挑戰與溫暖的時光,讓我內心收獲滿滿,也成為了這個夏天最珍貴的記憶。
社會實踐拉近了我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我們在實踐中拓寬了視野,真正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天愛的音樂課堂上,我們開展了一系列以音樂為核心的活動。學生們會嚴格按照老師們的指示,為孩子們提供及時且恰當的輔助。課堂上,有根據音樂節拍帶領孩子們繞圈蹦跳的活動,歡快的節奏里,孩子們的腳步從雜亂到逐漸跟上節拍,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讓我們欣喜不已;還有隨著音樂暫停,引導小朋友觸摸地上或桌上相應數字的游戲,這不僅能鍛煉他們的反應能力,還能讓他們在互動中認識數字;更有根據音樂轉圈,待音樂暫停后尋找老師藏匿杯子的趣味環節,孩子們在尋找的過程中,眼神里的專注與找到時的雀躍,都深深感染著我們。
這些豐富的音樂活動,對于自閉癥兒童而言,目的在于通過旋律與節奏的引導,打開他們封閉的內心世界,讓他們在音樂的氛圍中感受互動的快樂,培養他們的感知能力與社交意識。因此,在活動過程中,我們始終避免機械地執行流程,而是根據每個孩子的反應靈活調整節奏與方式,用耐心與愛心讓音樂課堂充滿溫度。非常感謝常州工學院和天愛兒童中心給予我們這個機會,讓我們能以大學生志愿者的身份,參與到這場用音樂傳遞溫暖的實踐中。通過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我學到了許多在學校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我學會了在實踐中觀察與總結,再將總結的經驗運用到后續的實踐中。它讓我逐漸走進自閉癥兒童的世界,了解他們的特殊需求,也讓我認清了自己在溝通與應變方面的不足。這無形中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增強了我提升自我的決心與毅力,也讓我對特殊兒童群體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收獲了遠超書本知識的寶貴經驗。這次實踐活動就像一座橋梁,連接起校園與社會,是我人生中一段重要且難忘的經歷,對我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圖為志愿者輔助孩子參與音樂游戲。通訊員 俞歡宸 攝
作為一名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大學生,我很榮幸能參與本次 “三下鄉” 用音樂與自閉癥兒童交流的活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此次暑期實踐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服務社會的良好方式。這次的志愿服務讓我的思想得到了極大的升華,讓我真切體會到用愛心與耐心為特殊兒童付出的快樂,懂得了盡自己所能為這些孩子的成長貢獻力量是一件極具意義的事情,也深刻明白了作為新時代青年,服務社會、奉獻愛心是我們應有的擔當。 (通訊員 陳青秋)
通訊員 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