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學院學子以愛為舟,擺渡“星”海
2025年7月21日至26日,常州工學院教“向日葵的花語”團隊的名師生,懷揣著對特殊兒童的深切關愛,踏入常州市天愛兒童康復中心,開啟了一場跨越“星”河、探尋愛的奇妙之旅。
天愛兒童康復中心的教學主管向團隊介紹道,這里的孩子們大多存在社交障礙和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他們就像來自不同星球的居民,需要特殊的溝通方式。為了確保服務的專業性,團隊提前接受了中心的特教培訓。從溝通技巧到行為干預策略,隊員們反復模擬練習,力求以最恰當的方式與孩子們互動。
7月21日,實踐團隊初至天愛兒童康復中心。活動室里,孩子們或獨自蜷縮在角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或機械地重復著某個動作,對外界的喧囂充耳不聞。
在感統訓練室,志愿者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自閉癥兒童。孩子們有的專注地將彩色木塊排列成直線,對志愿者遞來的卡通貼紙毫無反應,手指始終保持著特定角度的彎曲。有的則是獨自坐在角落的墊子上,雙手不停地擺弄著自己的衣角,眼神空洞地望著前方,仿佛外界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在繪畫療愈區,志愿者發現一個孩子總在紙上畫重復的螺旋圖案。當志愿者用黃色顏料在螺旋中心點上光斑,她突然露出笑容,并主動將畫筆遞給志愿者。這一刻,讓志愿者深刻體會到,改變往往就藏在細節之中。
藝術治療以其獨特的方式,繞過語言障礙,直接觸達孩子們的情感中樞。通過繪畫,孩子們開始展現出與外界互動的意愿,這讓志愿者們倍感振奮。
7月23日的集體游戲中,9歲的陽陽因為其他孩子不小心碰到了他的玩具,突然情緒失控,大聲尖叫起來,還把身邊的玩具扔得到處都是。志愿者急忙上前,想要安撫他,卻被陽陽一把推開,差點摔倒。特教老師迅速趕來,輕聲 指導他:“不要強行制止,先給他一些空間,等他情緒稍微平復一些,再用他喜歡的動畫角色吸引他的注意力。”志愿者按照老師的指導,靜靜地站在一旁,過了一會兒,陽陽的情緒漸漸穩定了下來。志愿者拿出陽陽最喜歡的卡通玩偶,輕聲說:“陽陽你看,這個玩偶想和你一起玩。”陽陽的目光被玩偶吸引,慢慢伸出了手。那一刻,志愿者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
資深特教教師分享說,自閉癥兒童的進步往往呈“階梯式”,他們可能在某方面取得進步后,又突然退步。這對志愿者的耐心和情緒穩定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團隊因此建立了“觀察-記錄-研討”的工作機制,每天匯總觀察日志,特教老師現場解析案例,幫助志愿者們更好地理解孩子們的行為邏輯。
7月26日志愿者們為孩子們制作了成長紀念冊。當志愿者翻到與明明共處的照片時,明明突然指著畫面說“車車”,這是明明首次主動使用詞匯。雖然發音模糊,但所有人都聽懂了他的意思。家長含淚表示,孩子最近開始模仿她說話,還會主動牽她的手。這些變化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而對于實踐團隊的隊員們來說,這次經歷也是一次深刻的成長。他們不僅將前期了解的理論知識運用到了實踐中,更在服務中學會了關愛、包容和責任。志愿者感慨:“我以前對自閉癥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現在才真正體會到他們的不容易。這次實踐讓我明白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是多么重要,我們要用愛去溫暖每一個心靈,讓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看到孩子們一點點進步,那種成就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以后我會更加關注特殊群體,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們。”
常州工學院的“向日葵的花語”團隊將定期組織師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為自閉癥兒童提供更多的關愛和幫助。
(通訊員 陳青秋)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