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國的福利保障體系日益完善,各種社會幫扶網絡也在不斷拓展。然而,困境兒童問題依然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2025年5月,昭通市市委、市政府積極部署暑期困境兒童集中關愛服務工作,印發《關于做好留守兒童寒暑假期集中托管服務的工作方案》等2個方案并召開全市2025年暑期留守兒童集中托管服務專題會,把留守兒童及困境兒童暑期救助服務擺在暑期工作極為重要的位置。為積極響應全社會對困境兒童支持保護的號召與期望,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赴魯甸困境兒童支持保護實踐隊于2025年7月18日前往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兒童福利院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志愿服務活動,圍繞“同心‘童’行,共筑未來”主題開展一系列心理干預、興趣拓展與知識賦能活動。
實踐團隊作為具有社會學、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等專業的跨專業團隊,在暑期服務期間,作為志愿者參與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的暑期集中托管服務。實踐團隊結合專業所長,精心策劃并實施了多項特色活動。
在心理支持方面,團隊引入“優點大發現”趣味活動,引導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發現并說出自己的優點,并進行同伴間的相互鼓勵。孩子們在活動中說出“我跑步很快”“我很樂于助人”“我從不挑食”的各種優點,實踐團隊成員耐心回應并加以引導,幫助他們更多更全面地發現自己的優點。孩子們通過活動都發現了自己和同伴的更多優點,變得更加自信與開朗。
為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與創造力,團隊精心打造了“小小藝術家”繪畫課。在這里,主題繪畫帶領孩子們在想象的世界里馳騁,手掌畫讓他們用稚嫩的掌心拓印出奇妙的圖案,草帽涂繪則將創意戴在頭頂,變成行走的藝術品。孩子們握緊畫筆,傾情揮灑情緒與愿望。通過多種創意活動,孩子們找到了情緒表達的暢通渠道,那些說不出口的歡喜與期待,都化作了畫紙上最動人的語言。
此外,團隊還策劃了陽光運動活動,組織了乒乓球趣味運動會。通過多種乒乓球趣味游戲的分組競技,鼓勵孩子們在趣味運動中感受團隊合作。每一次成功的接力,每一個精彩的回合,都凝聚著小團隊的智慧與力量,讓孩子們在盡情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深深體會到 “一人為眾,眾為一人”的團隊合作真諦,也讓陽光與汗水交織成成長路上最鮮活的印記。
團隊還策劃了進行了相反方向動作、你比劃我猜等趣味游戲,進而引入性別意識教育和防溺水安全知識教育,在肢體互動中自然融入性別意識教育,讓孩子們理解不同性別角色的平等、尊重與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借由模仿溺水場景、比劃救生動作等環節,將防溺水安全知識悄然植入。游戲的輕松氛圍消解了知識傳遞的生硬感,再配上團隊成員們生動形象的講述,那些關乎安全的要點不再是枯燥的條文,而是化作一個個鮮活的畫面印在孩子們腦海里,真正做到了讓知識在歡笑中浸潤心田,在互動中深入人心。
團隊成員鄧嘉怡回憶:“有個孩子總在活動結束后悄悄幫我收拾工具。我問她為什么,她說:‘你們來了,我覺得我不孤單了。’這句話讓我眼眶發熱,原來我們的一點陪伴,對他們來說是如此珍貴。”團隊負責人李柯宇表示:“這一個月,我們不僅是給予者,更是收獲者。孩子們的堅韌與純真,重塑了我對幸福與責任的理解。”魯甸縣民政局、魯甸縣社會工作協會也為實踐團隊頒發了“優秀志愿者”證書,以表示對團隊一個月來服務的認可,并鼓勵同學們繼續關注困境兒童支持與保護工作,繼續堅持志愿服務工作。
同心“童”行,共筑未來。這個夏天,青春在奉獻中閃光,希望在陪伴中延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困境兒童支持保護實踐隊用腳步丈量責任,用心靈溫暖童年,書寫了新時代青年與困境兒童雙向成長的動人篇章。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文/李柯宇 劉國靖 寧雪帆 路凱媛 圖/傅逸仙 陸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