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紅色精神傳承創新實踐引關注 多元路徑激活紅色基因時代活力
近日,調研團于暑期走訪了大蜀山烈士陵園、安徽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合柴1972文創園及小井莊等地,深入探究紅色精神的當代表達。
在大蜀山烈士陵園,肅穆的環境與默哀、宣誓等儀式化活動,讓92%的參觀者強烈感受到莊嚴氛圍,88%的人表示理想信念得到強化,這種儀式化傳承構建起跨越時空的精神聯結。安徽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則通過文物實物,將抽象的紅色精神轉化為可感知的歷史敘事,其中青年革命者特展尤其能引發當代青年共鳴。

合柴1972文創園的實踐展現了紅色資源創新利用的新可能。這個由監獄和工廠舊址轉型而來的文創空間,保留歷史元素的同時注入現代藝術理念,將紅色精神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實現了從“城市遺忘角落”到“文化創新空間”的華麗蛻變。而小井莊的改革實踐,則體現了紅色精神在改革開放時期的創新表達,其包產到戶的探索展現了問題導向的創新勇氣與基層實踐智慧。
報告指出,紅色精神在當代具有多重價值:既是理想信念的堅守力量,也是創新勇氣的源泉,更是奉獻精神的價值引領和實踐智慧的方法論指導。
針對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報告建議構建多元紅色教育體系,推動紅色資源創新利用,挖掘新時代紅色實踐案例,并搭建青年參與平臺。調研團隊表示,紅色精神是流動在民族血脈中的活力源泉,新時代青年應讓紅色基因在創造性轉化中煥發新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