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報,大學生社會實踐新聞投稿平臺

弦歌不輟映蒼洱:中國計量大學學子探訪白族非遺雙生花

    2025-09-01    閱讀:
    來源:中國計量大學量教有為團隊
《弦歌不輟映蒼洱:中國計量大學學子探訪白族非遺雙生花》

   七月的洱海之源,蒼山云繞,洱海風清。在這片蘊藏著千年文明的土地上,兩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正在深情上演。中國計量大學"量教有為"團隊一行十人,懷揣著對非遺文化的敬畏之心,深入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展開為期六天的文化調研。7月7日,團隊探訪傳統乳扇制作作坊,品味舌尖上的非遺記憶;7月12日,造訪鄧川漢調傳習所,聆聽穿越時空的文化回響。通過沉浸式體驗與深度訪談,隊員們用青春的腳步丈量非遺傳承之路,用年輕的視角記錄白族飲食與音樂非遺的當代傳承,見證鄉村振興中文化賦能的創新實踐。
  
乳扇凝香:舌尖上的七月光陰
  七月初的洱源縣城,晨光熹微中,空氣中已然彌漫著奶香與玫瑰的甜香。7月7日清晨,中國計量大學"量教有為"團隊循香而至,在一家掛滿乳扇的傳統作坊前駐足。竹竿上懸掛的千張乳扇如白帆招展,在晨曦中泛著溫潤的光澤。制作乳扇的阿姨正在灶臺前忙碌,手中的竹筷在奶鍋中輕輕攪動,動作嫻熟而優雅。
"酸水點奶,貴在時機的把握。"阿姨向圍成一圈的隊員們演示著這項傳承了八百年的古老技藝。電磁鍋中,酸水與新鮮牛奶相遇的瞬間,乳清與乳蛋白迅速分離,漸漸凝結成絮狀凝塊。這一刻,時間仿佛靜止,只有奶香在空氣中緩緩流淌。隊員們屏息凝神,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在阿姨的鼓勵下,隊員們輪流上手嘗試。一雙雙年輕的手,小心翼翼地學習著將凝塊抻展成片的技巧。"力道要柔中帶剛,就像對待一片云。"有隊員在體驗后如是形容。雖然動作略顯生疏,但每個人都全神貫注,仿佛手中捧著的不是奶制品,而是一段鮮活的歷史。
  團隊在調研中了解到,乳扇至今仍然是當地人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清晨的集市上,隨處可見購買乳扇的當地居民;傍晚的餐桌旁,烤乳扇的香味從家家戶戶飄出。雖然大部分乳扇都是在本地消費,但也有一部分游客會特意購買,將這份獨特的味道帶回家鄉與親友分享。潔白輕薄、質感柔韌的乳扇,散發著濃郁奶香與淡淡乳酸氣息,不僅是美味的食物,更承載著云南地區深厚的飲食文化內涵,是當地人民智慧與勤勞的結晶。
弦歌繞梁:月光下的非遺對話
  五天后,7月12日的午后,陽光透過云層灑在洱海湖面,泛起粼粼波光。團隊轉赴右所鎮焦石村,造訪大理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鄧川漢調傳習所。還未走進院落,悠揚的歌聲已隨風傳來,如洱海的微波般蕩漾在耳邊。傳習所內,兩位非遺傳承人正在即興對唱。"漢調漢調,調是漢家的調,情是白族的情。"歌詞既帶著漢語的典雅,又洋溢著白族民歌的直白熱烈。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堪稱白、漢民族文化融合的活化石,每一句歌詞都凝聚著兩個民族的文化智慧。隊員們靜靜地坐在一旁,生怕打擾這美妙的音樂對話。歌聲時而高亢激昂,仿佛訴說著蒼山洱海的壯闊;時而婉轉低回,好似在傾吐著細膩深沉的情感。
在對唱表演后,傳承人張老師開始耐心地教授小三弦的演奏技巧。隊員們圍坐在一起,認真學習基本的音律知識。"三弦三弦,三個音弦卻要彈出七十二調。"張老師一邊示范,一邊講解每個調式對應的情境——有的適合勞作時對唱,有的專用于男女傳情達意,有的則是在節慶祭祀時使用。每一個調式背后,都藏著一段歷史,一個故事。最讓隊員們印象深刻的是體驗環節。當他們親手撥動琴弦,當生澀的音符從指尖流淌而出,傳統文化的種子也在心中悄然生根。團隊成員還體驗學習了小嗩吶等樂器,年輕的身影與古老的建筑相映成趣,傳統與現代在這一刻完美交融。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讓隊員們深切地感受到非遺文化的生命力。傳習所的墻上掛著詳細的傳承譜系圖,團隊注意到一個令人欣慰的現象:除了老一輩傳承人,現在還有了中年和青年的傳承群體?h非遺保護中心主任介紹,通過"非遺進校園""傳承人培養計劃"等項目,鄧川漢調已建立起老中青三代傳承體系。更讓人振奮的是,當地中小學已經將鄧川漢調納入音樂課程,讓孩子們從小就能接觸、了解并熱愛這門古老的藝術。
雙生之花:非遺保護的洱源實踐
  通過連續多日的深入調研,團隊發現在洱源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雖然乳扇制作與鄧川漢調分屬不同類別的非遺項目,但當地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整體性保護策略。這種策略既尊重非遺項目的獨特性,又注重整體文化生態的保護與建設。
  在乳扇制作這類技藝型非遺項目的保護上,洱源縣堅持"生產性保護"理念。一方面完整保留傳統制作工藝,確保技藝的純正性;另一方面通過適度市場化,讓傳統技藝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乳扇制作作坊既保持了傳統特色,又通過游客體驗、線上展示等方式拓寬了傳播渠道。這種保護方式不僅讓古老技藝得以延續,更讓傳承人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形成了良性循環。對于鄧川漢調這類表演藝術類非遺項目,則采用"活態傳承"的保護方式。通過建立傳習所,為傳承人提供穩定的教學場所;通過組織展演活動,讓古老藝術重歸現代生活;通過錄制音像資料,為后世留下完整的文化記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地創新性地將鄧川漢調與旅游產業相結合,開發出非遺研學課程,既增加了傳承人的收入,又擴大了非遺文化的傳播范圍。
這種分類保護、整體推進的策略正在顯現出顯著成效。在乳扇制作方面,既保留了傳統工藝的精髓,又通過旅游體驗實現了經濟效益與文化傳播的雙贏;在鄧川漢調傳承方面,除了日常教學活動,還定期舉辦文化交流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學者和學生團隊前來調研學習。
青春注腳:文化傳承的時代新篇
  六天的調研時光轉瞬即逝,但對每個團隊成員而言,這段經歷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在傳習所的院子里,隊員們用相機記錄下傳承人撫琴的雙手——那雙布滿歲月痕跡卻依然靈活的手,正是一個民族文化記憶的載體;在乳扇作坊中,隊員們認真記錄每一個制作環節,仿佛在書寫一部活著的文化史詩。更難得的是,隊員們不僅學會了乳扇的基本制作工藝,掌握了鄧川漢調的基本調式,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與非遺傳承人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聯系。這種聯系超越了年齡的差距,跨越了地域的距離,是文化傳承中最動人的部分。當年輕的隊員們撥動琴弦,當年長的傳承人露出欣慰的笑容,文化就在這一刻完成了代際傳遞。
   通過此次調研,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非遺保護不僅是技藝的傳承,更是一種文化記憶的延續,一種民族精神的傳遞。每一個非遺項目都是一顆文化的種子,需要合適的土壤和精心的呵護才能生根發芽。而年輕一代要做的,不僅是記錄和保護,更要創新和發展,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的生機。相信在這樣的傳承中,鄧川漢調必將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那穿越千年的弦歌必將久久回蕩在蒼洱之間;乳扇等傳統美食也將繼續飄香,用最樸素的方式訴說著一個民族的文化故事。而這些年輕學子帶來的新鮮視角和創新思維,也必將為非遺保護注入新的活力,讓傳統文化在歲月的長河中繼續流淌,生生不息。



 
三下鄉推薦
  •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 掃碼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鄉熱點
大學生網報©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2010258號-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天堂| 美国式家庭禁忌|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四虎在线最新永久免费| 欧洲vodafonewifi14|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么公的又大又深又硬想要|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9999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久| 涂了媚药的玉势| 国产老肥熟xxxx|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在线| 欧美一级特黄乱妇高清视频|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国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在线天堂中文www官网|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 免费一级片在线|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欧美黑人XXXX高潮猛交|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色之综合天天综合色天天棕色|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人妻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 69无人区卡一卡二卡| 日韩福利片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毛片国语普通话对白| 一本岛一区在线观看不卡| 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无卡一级毛片aaa|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精品三级内地国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