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流芳·特色中醫流派傳承與創新實踐調研】薪火實踐團岐黃萬里小隊探訪丁甘仁、費伯雄故居
【薪火流芳·特色中醫流派傳承與創新實踐調研】薪火實踐團岐黃萬里小隊探訪丁甘仁、費伯雄故居
藥香浸潤著青磚黛瓦,幽深古巷里藏著醫道之魂,2025年8月11日下午及13日上午,薪火實踐團岐黃萬里小隊探訪了費伯雄與丁甘仁的故居,待到參觀丁甘仁故居時,由常州孟河醫派傳承協會會長顧書華親自為成員們講解,成員們期望通過此次活動去深入學習孟河醫派的歷史文化、發展階段與傳承創新。
青史溯源,一脈流芳貫古
走進青瓦白墻的孟河老宅,舊案上醫書墨香依舊在流轉,孟河醫派的淵源躍然紙上。費伯雄故居“醫派之根”展區介紹,孟河醫派起源于明清時期的江蘇孟河古鎮,費氏拉開醫派序幕,費伯雄借“醇正和緩”之法療治虛勞,馬培之憑借外科技法聲名遠揚,巢氏精通于內外兩科領域,丁甘仁興辦中醫專校造就英才,鑄就了當時“費馬巢丁”四大家的興旺氣象。孟河醫派憑借長江水運的便利,借地域文化滋養,再借著人口遷徙推動了醫藥結合,終成“吳中第一派”,該派“守正創新、仁心濟世”的精神內涵,穿越時空仍熠熠生輝。
民間習俗列星聚火,執燈前行綻光華
孟河醫派在各位醫學翹楚的堅守護航里,醫派文化始終煥發光彩,丁甘仁承接了馬培之的學術脈絡,開辦中醫專業學校造就人才,甚至孫中山都題下“博施濟眾”匾額贈送。由常州孟河醫派傳承協會會長顧書華成立的協會功績不容小覷,協會以搶救與傳承丁甘仁學術思想為核心點,對傳承譜系做系統梳理,歸集珍貴醫案相關文獻,恢復開辦醫院實施臨證帶教,著手重建丁甘仁故居。實施孟河醫派傳承的探索,是“守正”跟“創新”的一種呼應,既憑借師道傳承醫者匠心,又憑借教育及交流延拓展傳承版圖,使“醇正和緩”的治醫理念突破時空的藩籬,筑牢傳統醫學走向現代化的根基。
薪火承續,寸心寄與后來人
如今,孟河醫派正以開放之姿擁抱世界。展板上的合影,記錄下丁甘仁誕辰紀念活動匯聚的海內外傳人;十多家中醫醫院代表共同揭牌,延續濟世心;海外中醫館推動“輕清靈動”的醫道向外遠播。從起初與葡萄牙、德國開展國際聯絡,到孟河名醫堂借網絡遠程會診達成醫患連通,再到英文版《孟河醫學源流論》出版告成,每一個瞬間都在為“守正創新”留下注腳。它把千年醫學智慧融入現代診療,又借交流互鑒為傳承增添活力。這份在碰撞里滋生、在聯結中攻堅的魄力,讓古老醫派沖破地域枷鎖,在新時代綻放出更蓬勃的生命力。
結尾
在此次實踐活動期間,隊員們追念先輩功業,秉承先輩遺志,學習他們治病救患、傳道授知的精神,傳承他們嚴謹的治學作風,宣揚他們推動中醫發展的堅定,愿中醫學子一直開拓創新舉,讓千年醫脈于青春歲月里流淌,書寫“孟河流韻潤杏林”的又一篇章,為達成中醫藥走向現代化,為鑄就21世紀中醫藥事業的新輝煌而拼搏努力。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