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流芳·特色中醫流派傳承與創新實踐調研】 薪火實踐團山陽醫光隊走進淮安市清浦開明中學開展宣講
【薪火流芳·特色中醫流派傳承與創新實踐調研】 薪火實踐團山陽醫光隊走進淮安市清浦開明中學開展宣講
引言:
一縷藥香,穿越千年時光;一顆初心,點燃傳承之火。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淮安本土中醫藥瑰寶——山陽醫派,薪火實踐團山陽醫光隊,懷揣著對中醫藥文化的熱忱與探索精神,于2025年6月29日走進淮安市清浦開明中學,為兩個班級的中學生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沉浸式的山陽醫派宣講與中醫藥文化體驗課。這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青春對話,讓古老醫學智慧在青年學生的心田里播撒下希望的種子。
溯源明珠:山陽醫派的前世今生
宣講伊始,山陽醫光隊隊員以《走近文化·山陽醫派》篇章為引,帶領浦開學子緩緩走進山陽醫派的歷史長廊。山陽醫派肇始于漢代,勃興于明末清初,以注重實踐、用藥精煉、擅長溫病、顧護脾胃為鮮明特色。其杰出代表、清代溫病學大家吳鞠通親歷大疫,著就中醫里程碑之作《溫病條辨》,系統攻克溫熱病治療難題。吳鞠通醫術精妙,基于《傷寒論》創新性地提出三焦辨證理論,主張“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他秉持“進與病謀,退與心謀,十閱春秋,然后有得,然未敢輕治一人”的嚴謹態度,被尊為“溫病大家”和山陽醫派奠基人。山陽醫派不僅是珍貴的中醫藥遺產,更是淮安璀璨的文化名片與精神財富。
智慧啟迪:中醫文化的生活哲學
宣講并未止步于山陽醫派歷史與醫術。隊員們深入淺出地向同學們闡釋了山陽醫派所承載的中醫生活智慧與健康哲學,讓古老的地域醫學煥發出現代光彩:
1.“治未病”理念的山陽實踐:山陽醫派先賢尤為重視未病先防。針對江淮地區濕氣偏重的氣候特點,山陽醫派強調健脾化濕、順應節氣調整起居,將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度運動等養生之道融入地域化預防體系。
2.“天人相應”思想的地域詮釋:醫派先哲深諳本地四季分明、物產豐饒的特性,總結出順應江淮流域四時變化的養生之道:春生著重疏肝理氣以應升發,夏長強調清暑利濕以護脾胃,秋收注重養陰潤燥以益肺金,冬藏則主溫補腎陽以蓄精氣,其養生建議極具地方特色與實用性。
趣味互動:指尖上的中醫魅力
為破除中醫知識壁壘,讓古老智慧“活”起來,山陽醫光隊精心準備了互動沉浸式體驗環節。
1.“識百草,嗅藥香”:山陽醫光隊為浦開學子分發中藥標本,打造課堂“中藥園”。隊員們組織學生組合《溫病條辨》經典方劑(如桑菊飲、銀翹散)藥材,認識藥物配伍。同學們通過辨識藥材形態、品鑒藥味,并在小組討論中提問,直觀感受中藥魅力,逐漸拉近與傳統醫藥文化的距離。
2.“探脈象,習四診”:望聞問切——這些曾在影視劇或書本中邂逅的中醫診法,如今被隊員們帶到了同學們身邊。在隊員們的悉心指導下,大家饒有興致地學習四法精髓。同學們兩兩一組,指尖輕搭彼此腕間,屏息凝神感受脈象的微妙跳動,親身體驗“切診”之趣。盡管是初次接觸,那專注的神情里,滿是對傳統醫學的好奇與探索身體奧秘的渴望。課堂氣氛活躍,洋溢著求知的熱情與互動的歡聲笑語。
薪火相傳:溫暖的青春回響
這次宣講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單向輸出,更是一次雙向奔赴的文化交流。清浦開明中學的學子們以親手繪制的畫作和精心制作的掛墜等禮物,表達了對隊員們的感謝及對中醫藥文化的熱愛。這些充滿童趣和心意的禮物,是孩子們最溫暖的反饋與對隊員們的巨大鼓舞。它們將被珍藏,成為連接大學與中學、傳統與現代、傳承者與未來希望的美好見證。
結語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薪火實踐團“山陽醫光隊”的淮安之行,正是對“躬行”精神的最佳詮釋。他們走出大學校園,走進中學校園,將深奧的中醫理論與鮮活的文化體驗相結合,讓沉寂于典籍中的“山陽醫派”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在清浦開明中學的課堂上,在同學們好奇的眼神中,我們看到了中醫藥文化傳承的希望之光。一顆顆興趣的種子已然播下,期待未來在更多年輕心靈的澆灌下,茁壯成長,讓山陽醫派的智慧薪火,代代相傳,永續光芒!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