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深化產教融合協同培養船舶制造領域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航海學院船舶機艙研習社與廈門星光金屬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協議,共同打造“社會實踐基地”,聚焦船舶機艙設備的精密制造、材料應用、工藝流程優化及設備維護等核心領域。
強強聯手:搭建產學融合新平臺簽約儀式上,雙方一致認為,產教融合是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此次共建社會實踐基地,旨在整合社團的技術優勢與企業的項目開發,為社員提供最前沿實踐開展舞臺。
實踐賦能:服務國家海洋經濟戰略社團將定期組織學員進入公司的生產一線,參與設備部件加工、質量檢驗及技術改進項目。企業則將選派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擔任實踐導師,提供現場教學和技術指導,幫助學員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深度融合的實踐模式,將顯著提升學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使其更契合現代船舶工業對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共育英才:展望協同發展未來社會實踐基地的建立是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的關鍵舉措,未來,雙方將進一步探索多元合作模式,完善“產、學、研、用”協同育人機制,力爭將基地打造成為區域內服務海洋經濟、培養船舶制造技能精英的示范平臺。
此次社團和企業聯手,共建社會實踐基地,這將成為培養兼具理論素養與實踐創新能力的船舶機艙專業人才的新搖籃,為我國船舶工業和海洋裝備制造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