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早,南昌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愈見星海”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奔赴宜春市銅鼓縣第二中學,開展趣味橫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以專業知識與真摯關懷,為當地學生送上心靈的溫暖與守護。
吳榮壽老師帶領實踐隊走進銅鼓縣第二中學,為初中學生開展了一場生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精準聚焦考前焦慮及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為學生們緩解壓力、調適心態提供有效指引。
隨著考試臨近,學生們的學習壓力逐漸增大,考前焦慮等心理問題也隨之顯現。實踐隊敏銳捕捉到這一現狀,精心設計活動內容。活動中,隊員們摒棄枯燥的說教,通過列舉考試前失眠、過度緊張導致發揮失常等大量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迅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引發強烈共鳴。同時,“壓力釋放大比拼”“情緒傳遞接龍” 等有趣的互動游戲,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參與熱情,現場氣氛熱烈非凡。隊員們還深入淺出地剖析焦慮產生的生理和心理原因,詳細闡述其在情緒、行為身體上的具體表現,并傾囊相授呼吸放松法、運動調節法等實用技巧,幫助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緩解焦慮的方法。
活動結束后,實踐隊對宜春市銅鼓縣第二中學校長黃校長進行了專訪。黃校長對此次活動給予高度評價和認可,他表示,當下學生面臨著日益增長的學業壓力,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教育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通過生動的教學,同學們不僅學會了行之有效的焦慮緩解技巧,更在心底種下了關注心理健康的種子。”黃校長特別稱贊實踐隊帶來的課程不僅內容貼合學生實際需求,形式上也極具創新性,打破了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此外,黃校長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這樣優質的活動走進校園,為學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這一表態不僅彰顯了校方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也為后續實踐隊與學校的合作指明了方向。
(圖為實踐隊成員給銅鼓縣第二中學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鄭斯騰 供圖)
為更全面了解活動效果,實踐隊結合活動目標與教育場景,精心設計了三類針對性問卷:面向學生的問卷以選擇題與情景排序題為主,重點收集對課程內容、互動形式的接受度反饋;面向教師的問卷包含開放式建議欄,邀請教師從專業視角評價教學方法的可行性;面向家長的問卷則圍繞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的結合點設置問題,了解家長對學生心理狀況的認知與支持需求。此次共發放問卷90余份,覆蓋全校七至九年級學生代表、班主任教師及家長群體。
在反饋收集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師的評價尤為亮眼。該老師在接受專訪時難掩興奮,直言實踐隊分享的大量真實案例與新穎教學方法,為其日常教學工作帶來了全新思路與啟發。“以往我們在課堂上多以理論講解為主,學生的參與度和接受度有限。這次實踐隊帶來的互動游戲和沉浸式教學方式,讓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也能如此生動有趣。” 她還懇切表示,希望未來能與實踐隊建立長期交流合作機制,通過定期開展聯合教研、共享教學資源等方式,共同探索更貼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育模式,為守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凝聚更強合力。
(圖為實踐隊成員對銅鼓縣第二中學校長黃校長采訪。鄭斯騰 供圖)
此次赴銅鼓縣第二中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成為團隊成員成長蛻變的關鍵契機。從前期針對考前焦慮問題設計課程方案,到現場靈活應對學生的各種反饋,每個環節都錘煉著隊員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實踐的能力,大家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理解更為深刻,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活動籌備與執行中,團隊協作達到新高度。成員們分工明確,有人精心設計互動游戲,有人細致撰寫案例素材,有人負責協調各方溝通。面對突發狀況時,大家迅速商討對策,默契配合,不僅順利推進活動,更讓團隊凝聚力顯著增強。通過與校方、家長的深入交流,團隊成員深切體會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社會意義,責任感與使命感油然而生。
通訊員 全為康 陳莉莉 時育豪 王宇熙 潘馨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