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鄉村振興戰略在基層的實踐成效,安徽外國語學院青年基層筑夢實踐團于2025年7月2日赴安徽省郎溪縣官橋村開展實地調研。通過實地走訪和現場考察,實踐團調研了當地農業發展惠及鄉村振興情況,及新農人為家鄉發展助力。
政策落地助推農業轉型
在實地調研過程中,我們專程走訪了官橋村村委會,與村黨支部書記進行了深入座談。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我們詳細了解了本村經濟發展現狀及未來規劃。據介紹,近年來官橋村認真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嚴格執行上級助農政策文件要求,重點推進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落地見效。目前,全村已有4000余畝農田實現自動化農業生產,成功轉型現代化種植模式,農業生產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實踐團隊員們在與村書記交流)
機械化生產成效顯著
在村支書的陪同下,實踐團來到返鄉青年張波的農場參觀交流。他熱情地向大家介紹農場采用的智能化設備,并現場演示了無人機作業場景。看著無人機在田野上空精準作業,實踐團成員直觀感受到科技給傳統農業帶來的革新。張波不僅自己成功轉型為新型職業農民,還積極向周邊農戶推廣現代化種植技術,帶動鄉親們共同進步。這種新農人的示范作用,正在讓更多年輕人看到鄉村發展的機遇。


(實踐團隊員們與村內新農人代表張波交流)
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青年力量正成為激活鄉村發展動能的關鍵要素。安徽外國語學院青年基層基層筑夢團在郎溪縣官橋村實地走訪發現,田間觀察顯示,旋耕機、插秧機等現代化農機已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顯著改變了傳統耕作模式。

(實踐團隊員們與村書記合照)
青年創業者引入智慧農業設備和新營銷理念,新農人則提供種植技術和市場經驗,雙方在技術應用、產業升級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這種協作模式有效促進了農業生產效率提升,加速了農業現代化進程。在官橋村的田野上,青年人才與本地農戶正通過技術共享和經驗傳承,共同探索鄉村振興的創新路徑,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文字:張子婷、劉睿豪
圖片:胡冰、孫斯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