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集美大學閩山秀水實踐隊走訪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和革命歷史紀念館,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足跡,深入了解歷史文脈的保護與利用情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護文物的囑托。
訪古鑒今:觸摸歷史文脈的肌理 實踐隊隊員走進林則徐紀念館、博覽園、林覺民冰心故居,深入了解了文物活化利用情況,透過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的擔當精神、林覺民“為天下人謀永福”的革命情懷,以及冰心筆下流淌的家國溫情,觸摸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脈相承。在博覽苑系統展示的坊巷變遷中,從古代書院的教化傳承到近代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再到當代對歷史街區的保護性開發,實踐隊隊員清晰看到歷史文脈在守護中延續、在創新中發展的生動實踐。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大家深刻體會到習近平總書記“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深遠意義。
循章鑒道:牢記習總書記的教誨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他強調:“保護好傳統街區、古建筑和文物,就是保存城市的歷史和文脈。”實踐隊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的講話精神,在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中找到生動實踐。早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就為保護以三坊七巷為代表的福州古厝付出諸多心力。1991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主持召開文物工作現場辦公會,救下了險些被拆除的林覺民故居,并推動形成了文物保護的“四個一”制度,開啟了福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新篇章。如今,林覺民與冰心故居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僅承載著兩位名人的往昔歲月,更見證著總書記對文物保護的重視與擔當。
在習近平總書記保護文物與歷史文脈的指引下,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采用文物、版面與歷史場景相結合的形式,配以聲、光、電等現代化手段,生動展現了革命歷史風云。林則徐紀念館的中通過豐富的圖文資料、VR體驗區、互動問答屏等多元形式,生動傳遞出林則徐拳拳愛國之心。林覺民故居通過《與妻書》的圖文展覽與影視作品播放,家國情懷在此刻有了實質。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則以“非遺”為核心,將保護老物件和傳承老手藝結合起來,通過科技手段和專業方法保存,并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內涵,讓其在當代社會中煥發活力,實現“文物保護”與“文化傳承”的雙重目標。
青春篤行:勇擔時代浪潮的使命 從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到三坊七巷和福建省革命紀念館的躬身踐行,實地探訪的過程讓隊員們從革命的歷史旁觀者轉變為歷史的參與者、精神的傳承者。文物保護不是冰冷的科技堆砌,而是有溫度的文化對話。實踐隊隊員深刻認識到,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導,既要賡續"如履薄冰"的保護精神,以創新技術守護歷史根脈;更要勇立時代潮頭,在預防性保護、活化利用等前沿領域貢獻力量,讓千年文脈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的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