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上午,塔里木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芯生命·葉脈印疆”植說實踐團開展植物拼貼畫主題活動,以創意藝術形式講述兵團治沙故事,吸引了不少孩子的參與。
活動以“知識導入-材料發放-創作實踐-作品展示”為脈絡,在知識導入環節,實踐團成員閆雪兒詳細介紹兵團治沙歷史:上世紀50年代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為遏制沙漠化,開啟大規模植樹造林工程。歷經數十年攻堅,兵團在沙漠邊緣筑就綠洲,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綠色長城”成為生態治理典范。同時,活動闡釋植物在治沙中的關鍵作用,如耐旱的梭梭、紅柳通過固沙防止沙漠擴
張,兵團運用滴灌、覆膜等技術提升植物成活率,加速生態修復。

隨后,活動進入材料發放與創作實踐環節,參與者利用自然采集的樹葉、花瓣等材料搭配彩色紙張,通過剪裁、拼貼等手法,創作出一幅幅獨具匠心的植物拼貼畫。在實踐團的指導下,大家精心挑選材料、構思主題布局,將兵團治沙的精神融入藝術創作中,每一幅作品都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

作品展示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參與者分享了創作靈感,并圍繞“植物在治沙中的作用”展開討論。耐旱植物如梭梭、紅柳的固沙功效、滴灌技術的創新應用,以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綠色長城”等成果,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藝術創作的嘗試,更是一場生動的生態教育課。通過植物拼貼畫的形式,參與者們深刻體會到兵團治沙的艱辛與偉大,也進一步增強了保護環境的責任感。植說實踐團表示,未來將繼續舉辦類似活動,以創意方式傳播綠色理念,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文/楊思妙 攝/黃蘭、王紫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