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健康為基;孩童成長,守護為要。7月8日上午,川北醫學院臨床醫學院“領航”黨建工作室聯合川北醫學院肝膽胰腸疾病研究所赴古藺“四渡赤水,健康鄉行”鄉村振興實踐隊走進瀘州古藺縣童伴之家,開展“醫教賦能鄉村行,健康守護伴成長”為核心的“科普醫學知識,筑牢健康基石”三下鄉健康科普系列活動(項目編號:2024JDKP0022)。實踐隊聚焦兒童急救知識及呼救流程的普及,創新運用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教學形式,為地方孩童筑牢健康防護網,為鄉村健康醫學科普注入青春力量。

(圖為實踐隊員現場進行實操教學 熊云香攝)
筑牢安全防線,解鎖守護密碼。活動伊始,實踐隊成員郭欣汝化身“醫學健康科普講師”,以“生活里的危險時刻”為引,拋出“若有異物卡喉如何做”等貼近孩童生活的安全問題,瞬間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隨后,副隊肖品賢及隊員龐涵接力開展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現場實操教學,將專業急救知識轉化為童趣易懂的“剪刀、石頭、布”口訣:左手“剪刀”定位肚臍上兩指,右手“石頭”握拳抵住腹部,再左手“布”包裹拳頭快速向腹部按壓。原本晦澀的醫學術語,瞬間化作童趣易懂的動作指引,讓孩子們在熟悉的游戲邏輯中,悄然走近專業急救知識的大門。
實操教學完成后,實踐隊隊員們“手把手”引導孩子們運用的海姆立克法模擬施救,糾正按壓位置、明確發力角度。孩子們從慌張生疏到熟練自如,用醫學知識的落地生根去筑牢生命急救的安全防線。

(圖為實踐隊員引導孩子開展情景模擬 鐘海欣攝)
實操接力深化,科普落地生根。為讓課堂科普新知“活”起來,實踐隊設計了“健康小考官”情景模擬環節。三位小朋友給我們帶來了精彩的情景演繹,有的扮演“被糖卡住的小朋友”,有的當“小醫生”演示“海姆立克法”如何急救,有的做“小助手”輔助安撫。孩子們在角色扮演中沉浸式施救實踐,將急救流程深深烙印于心間。活動尾聲,主講人就醫學健康科普課堂與孩子們積極分享學習感悟,并完成了相關醫學科普知識的問卷調查用以了解教學課堂反饋,以便我們及時對問題做出改正。

(圖為實踐隊員赴童伴之家開展醫學科普活動 鐘海欣攝)
從知識講解到情景實戰,從理論吸收到趣味實踐,此次醫學科普活動,實踐隊以“童趣化、場景化、實操化”模式,把專業急救知識轉化為孩童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健康本領”。未來,團隊將持續深耕“醫學+鄉村”科普路徑,用青春力量守護鄉村孩童健康成長,為鄉村健康振興書寫更多“醫教融合”的溫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