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向青少年兒童科普金融知識,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財富觀,培養兒童的財經素養,7月7日,經濟與管理學院蒲公英志愿服務隊走進璧山區華龍社區、牛角灣社區、養魚社區開展“財商教育小課堂”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員通過知識課堂、生活案例與趣味游戲,將財富認知、財富規劃等知識轉化為真實可感的實踐體驗,為社區青少年的未來發展播撒下金融素養的種子。
活動現場,志愿者們化身親切的小講師,憑借精心籌備的PPT,將抽象的經濟學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畫面。鮮活的菜市場購物場景躍然屏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瑯滿目的商品,瞬間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志愿者們用通俗易懂、活潑俏皮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解“供給”與“需求”這一經濟學原理。從菜市場中蔬菜價格的波動,到節日期間禮品銷量的變化,一個個貼近生活的實例讓孩子們迅速理解了在市場中,商品數量的供應和人們購買需求之間的微妙關系。
課堂上,志愿者們通過提問引導、案例分析、互動問答充分調動孩子積極性。問題拋出如點亮探索明燈,孩子們踴躍舉手發言,分享想法見解。有的談到沖動消費后悔,意識到理性消費重要;有的表示要制定儲蓄計劃實現夢想。志愿者認真傾聽,及時肯定鼓勵,在互動中深化知識點。輕松愉快的氛圍里,經濟學思維種子悄然種下,理性消費習慣得到啟蒙。
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入地體驗經濟學思維,活動還設置了多項趣味游戲環節。其中,“大富翁”游戲,孩子們化身“小企業家”,用“貨幣”買賣土地、建造房屋,體驗“賺錢”“投資”“規劃”,培養理財理念;而擊鼓傳花游戲則在歡樂氛圍中強化了團隊協作意識;數字炸彈游戲通過猜數字的緊張互動,讓孩子們在推理與判斷中感受“范圍”與“概率”的趣味,間接理解經濟活動中變量變化的邏輯。
本次“財商教育小課堂”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但它在孩子們心中留下的影響卻將是深遠而持久的。我院蒲公英志愿服務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為社區青少年打開了一扇了解金融世界的窗戶。未來,蒲公英志愿服務隊將持續深化財商教育實踐,進一步優化課程內容與教學模式,推動系統財商知識普及,幫助青少年樹立科學財富觀,用知識傳遞力量,用教育點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