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一‘科’青‘蔥’,‘合’力助‘農’”鄉村振興促進團攜手重慶市萬州區恒合鄉箱子村村委會,組織該村中的青少年,展開了一場別出心裁的農業科技科普課,將科學技術與思想政治創新結合,旨在化作船帆,搭載祖國的花朵們,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圖為科普現場 王欣怡供圖)
會上,實踐團的同學們引入“現代農業科技”的概念,并介紹其重要性。當提到利用科技化的農業機器,能夠幫助長輩們躬耕田野免受夏季的烈日灼心、免受冬季的寒風刺骨時,不少的小朋友端坐身姿,長期身處基層鄉村的他們,自然知道長輩們種地的不易,以至于聽到農業機器能夠幫助長輩們緩解種地的困難時,飽含著心疼的淚珠已悄然涌上稚嫩的眼眶。
(圖為小朋友填寫調查問卷 易貞寧供圖)
隨后,偶爾含著小朋友們啜泣聲的課堂被站在講堂上的科普人員所打破——“大家想不想看看‘變形金剛’?”霎時,小朋友們的興趣被勾引起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論著。在實踐團的帶領下,小朋友們有序來到了村委大院中,一睹這馳騁于農田之上的“金剛。”
(圖為機器展示 段彝燦供圖)
“哇,”小朋友們看到實踐團所攜帶的大蔥移栽一體機,紛紛來了興致,正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般,小朋友們也展現了自己的神通——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有的小朋友猜測農戶可以坐在農機上面,通過剎車和加油,成為“田間賽車手”;更有小朋友猜測農戶可以直接坐在農機里面,將雙手和雙腳充當農機的控制器,讓農戶成為農機的一部分。
(圖為小朋友們認真觀摩 唐梵洋供圖)
贊美小朋友們腦洞大開的同時,實踐團的同學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小朋友們展開了細致的講解。一臺農機是否合格的關鍵,就是能不能完成所需要完成的任務,重慶地區地勢不平,大體上為丘陵山區地貌,這就決定了開溝覆土裝置需要靈活多變。成員通過機器的智能藍牙模塊,為小朋友們展示了開溝器自由控制位置、尾部覆土裝置靈活覆土的特點。接下來,通過手機遙控實現機器自動啟停的操作,更是使得小朋友們連連喝彩。
(圖為機器講解 陳永豪供圖)
圍觀人群的聚集,也吸引了一些農戶前來觀摩。看著豆大的汗珠從臉頰滑落,肩上扛著的鋤頭沾染著泥土,農戶們對這臺能輔助田地作業、節省人力成本的農機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實踐團的同學面對農戶們的提問進行了細致的回答。農機在田野中耕作,需要良好的開溝能力,而大蔥移栽一體機與常規采用鉛蓄電池的農機有所不同,這臺農機采用的是高功率的電箱,這就注定了該機器動力十足,并且因為是電力驅動,在零污染的基礎上,節省了機器的使用費用。隨后,實踐團為旁聽的人群發放了《農機簡易維護指南》,幫助群眾們認識到農機日常維護并沒有想象中的困難。
(圖為農戶觀摩大蔥移栽一體機 羅偉峰供圖)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時要躬行,只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一代人有一代人應該干的事,鄉村振興絕非一蹴而就。這一次生動有趣的農機推廣科普,在講解的過程中,結合思想政治,潛移默化的為小朋友們筑起了崇尚科學、愛好發明的科技夢!讓祖國的花朵,盛放于神州大地山間的每一處!
(圖為合影 胥遠樂供圖)
供稿人:胡洋舟 周江 彭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