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8日,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數字經濟學院)“農旅煥新,育苗筑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走進泉州市安溪縣蓬萊鎮,圍繞農文旅融合主題開展實地調研。團隊先后深入石鏡山風景區考察,并與景區負責人、蓬萊鎮副鎮長李瓊月展開座談,為鄉村振興注入青年智慧。
石鏡山調研:探現狀、尋短板,把脈景區發展脈絡
7月7日傍晚,實踐團隊來到石鏡山風景區,開啟首日調研。團隊成員兵分兩路:一路與景區負責人李順發進行座談,另一路深入景區內部,向游客發放調查問卷,并實地考察游覽步道、休息區、指示牌等設施建設情況。
座談會上,李順發詳細介紹了石鏡山風景區的發展現狀與面臨的挑戰。“景區以石靜寺、觀日臺等自然與人文景觀為核心,近年來游客量穩步增長,但與清水巖4A級景區相比,仍存在知名度不足、體驗項目單一、配套服務有待完善等問題。”他坦言,如何挖掘特色、提升游客停留時長與消費意愿,是景區當前的主要課題。
實踐隊員通過問卷調研發現,游客對石鏡山的“自然生態”“禪意氛圍”評價較高,但普遍反映“缺乏互動性體驗項目”“特色文創產品較少”。仍需開發特色旅游項目,文旅產品助力石鏡山風景區文旅提質增效。

圖為實踐隊員與李順發先生面談現場(吳一虹攝)
鎮長座談:論“三個千年”,話文化傳承,解碼蓬萊發展密碼
7月8日,實踐團隊與蓬萊鎮副鎮長李瓊月展開深入座談。李瓊月以“三個千年”為核心,系統介紹了蓬萊鎮的文化底蘊與發展優勢——千年古樹見證生態之美,千年古渡承載歷史記憶,千年古鎮沉淀人文精髓;而紅色文化、僑胞文化、宗教文化、慈善文化四大脈絡,則構成了蓬萊的“文化基因庫”。
“其中,以清水祖師文化為代表的僑胞文化尤為突出。”李瓊月介紹,作為清水巖4A級景區的核心文化符號,清水祖師信仰不僅是當地群眾的精神紐帶,更通過全球僑胞網絡,成為蓬萊對外交流的“文化名片”。近年來,景區瞄準年輕群體需求,推出“國潮禪意市集”“非遺手作體驗”“青春研學路線”等活動,“年輕化”群體成為景區發展新趨勢。

圖為實踐隊員與李鎮長座談會現場(吳一虹攝)
據悉,該實踐團隊自7月3 日入駐蓬萊鎮以來,已開展支教服務、荔枝助農直播、非遺文化體驗等多項活動。助力當地探索“農業增效、文旅提質、文化煥活”的鄉村振興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