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科普之旅的最后一程,以一場妙趣橫生的“靜電魔法——會跳舞的紙片”活動畫上了圓滿句號。盡管夏日的科普探索暫告一段落,但科學世界的無窮魅力始終等待著孩子們去發現。遂溪縣青少年宮聯合湛江幼兒師范?茖W校數學系“小小科學家”科普突擊隊舉辦的這場收官活動,帶孩子們走進靜電的奇妙世界,為這個夏天的科學之旅留下了難忘的收尾。
活動開始,突擊隊隊員就用一道趣味謎題拉開了序幕:“看不見也摸不著,衣服摩擦它就到,暗處還能放火花,噼啪聲響真奇妙。”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喊出“靜電”的瞬間,對科學的好奇已悄然萌發。
為了讓抽象的知識變得鮮活,隊員們拋出了生活中常見的“小困惑”:“脫毛衣時的噼啪聲從何而來?梳子為什么能吸起碎紙片?”帶著這些問題,孩子們跟著突擊隊隊員認識了“靜電”這位特殊的朋友——它是物體摩擦時電子轉移產生的電荷,就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經意間就會施展“魔力”。
“靜電魔法秀”環節瞬間點燃了現場的熱情。突擊隊隊員展示著一個個奇妙現象:小朋友滑滑梯時,頭發會像炸開一樣豎起來;干燥的日子里,觸碰門把手會閃過一絲“觸電”的火花……隊員們一邊演示,一邊講解背后的原理,孩子們看得目不轉睛,不時發出“太神奇了”的贊嘆。
更讓人驚嘆的還在后面!一段趣味小視頻里,氣球摩擦頭發后靠近紙屑,原本靜止的紙屑仿佛被施了咒語,一下子“跳”起來緊緊粘在氣球上。孩子們看得躍躍欲試,都想親手感受這份“魔法”的魅力。
最讓人期待的“靜電小實驗”環節終于來了!孩子們分組領到氣球、吸管、食鹽和彩色紙屑,跟著隊員們一步步操作:先把食鹽和紙屑混合均勻,再用氣球或吸管在頭發上反復摩擦,然后靠近紙屑——奇跡出現了:紙屑乖乖地被吸了起來,有的甚至能懸浮好幾秒!
大家興致勃勃地數著吸附的紙屑數量,認真記錄在表格里,比拼誰的氣球“魔力”更強。過程中,突擊隊隊員不時上前指導,解答“為什么摩擦次數越多,吸附力越強”等疑問,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真正理解科學知識。
活動接近尾聲,孩子們捧著自己的實驗成果分享著收獲:“我終于知道靜電是怎么產生的了!”“回家我要給爸媽表演紙片跳舞!”雖然暑期科普活動暫時落幕,但孩子們探索科學的熱情絲毫未減。
遂溪縣青少年宮與“小小科學家”科普突擊隊,一直致力于為孩子們打開通往科學世界的大門。這場靜電魔法活動,既是結束也是新的開始——愿每個孩子都帶著對科學的好奇,在生活中繼續探尋“魔法”的蹤跡,我們的下一次科普之旅,不見不散!
文字 | 陳敏婷 黎春玲 吳程曉
攝影 | 何歡歡 劉齡蔓 梁淑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