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7月9日至11日,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向黨于心,實踐與行”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與“舞韻芳華,實踐筑夢”志愿服務隊,走進重慶市萬州區庫里申科烈士墓、西山抗戰遺址、萬州烈士陵園、九五慘案紀念館,開展了一系列紅色文化傳承活動,用青春行動傳承革命精神,致敬偉大勝利。
緬懷國際英烈汲取奮進力量 在庫里申科烈士墓前,實踐團成員們列隊肅立,懷著崇敬之心聆聽蘇聯空軍志愿隊大隊長庫里申科的英雄事跡。抗戰時期,這位異國勇士不遠萬里來華,與中國軍民并肩抗擊日寇,最終將生命永遠定格在這片他深愛的土地上。“他用生命詮釋了反法西斯陣營的正義擔當,這份跨越國界的情誼值得永遠銘記。”實踐團成員感慨道,大家紛紛表示要以英烈為榜樣,珍惜當下和平,勇擔時代使命。
踏訪抗戰遺址重溫崢嶸歲月 西山抗戰遺址曾是烽火年代的重要軍事指揮樞紐,斑駁的墻體、留存的作戰地圖見證著那段浴血奮戰的歷史。成員們漫步遺址間“每一件實物都是一部鮮活的教材,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中國軍民‘一寸山河一寸血’的頑強不屈。”志愿服務隊的同學說,先烈們在絕境中堅守的信念,正是今天青年應傳承的精神火種。
祭掃烈士陵園傳承紅色基因 萬州烈士陵園內,松柏蒼翠,紀念碑巍峨矗立。兩支團隊在這里舉行了莊嚴的祭掃儀式:獻上鮮花、鞠躬默哀,每一個動作都飽含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在烈士紀念館,成員們駐足于萬州抗戰史料展前,認真聆聽當地志士仁人投身救亡圖存運動的故事——從街頭游行的愛國學生到隱蔽戰線的情報工作者,一個個名字背后是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參與活動的同學說:“他們用年輕的生命換來了今天的盛世,我們必須接過接力棒,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銘記歷史傷痛激發愛國豪情 在九五慘案紀念館,1926年英國帝國主義制造的血腥慘案通過影像資料、場景還原震撼呈現。面對館內“勿忘國恥”的醒目標語,同學們神情凝重。“慘案雖發生在抗戰全面爆發前,卻深刻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更彰顯了中華兒女從不屈服的抗爭精神。”實踐團指導老師表示,重溫這段歷史,就是要讓青年明白:愛國不僅是銘記傷痛,更要化為強國征程上的奮進動力。

此次紅色實踐活動是重慶工商職業學院“三下鄉”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走、聽、思、悟”的沉浸式學習,將抗戰精神教育融入實踐育人全過程。帶隊老師表示,在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組織青年學子重走紅色足跡,就是要引導他們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把愛國情、強國志轉化為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續寫青春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