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教育厚植家國情懷
7月1日上午,志愿者講述黨的百年歷程,指導孩子們用彩紙、黏土制作黨徽與國旗,以手工傳遞愛國之情。下午的國防教育課以情景教學形式展開,志愿者通過動畫視頻、軍事知識問答,認真解析國防建設的重要意義,結合案例引導孩子們理解“少年強則國強”的深刻內涵。在實踐體驗環節,孩子們在志愿者指導下,利用安全材料制作紙質匕首模型,在動手實踐中感受國防力量,體會守護家國的責任與擔當。
科普活動激發探索興趣
7月2日,實踐團隊開展“趣味化學科普”主題活動。以化學專業為依托,通過趣味實驗與手工建模,為鄉村兒童打造沉浸式科學啟蒙課堂。上午通過“小橘燈制作”實驗,用小蘇打與白醋反應講解酸堿中和原理;下午以黏土手工建模,助孩子們認知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結構。從沸騰的實驗現象到立體的分子模型,當日活動將化學知識與趣味實踐深度融合,以“做中學、玩中悟”的形式,在孩子們心中播撒下科學探索的種子。
主題活動促進心理健康
7月3日,實踐團隊為當地兒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上午,團隊通過“情緒調適”和“挫折教育”兩個主題幫助提升小朋友心理素質。“情緒調適”以哪吒故事為切入點,孩子們在表情包游戲中識別情緒,一起討論化解消極情緒的方法,從而學會用積極信念面對困難。“挫折教育”以種子成長為例,引導孩子們認識挫折的意義,讓他們明白逆境能使人更堅強。下午,團隊借助兩個趣味主題幫助小朋友探索人際關系與幸福感。“友情大富翁”環節讓孩子們認識到雙向付出是友誼的基礎。“幸福泡泡”環節通過繪畫和冥想,引導孩子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學會珍惜當下。活動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收獲了情感管理與幸福感知的能力。
“說文解字”弘揚傳統文化
7月4日,實踐團隊開展“文化傳承”主題活動,以豐富形式助力鄉村兒童感受文化魅力。上午,團隊成員圍繞“漢字尋蹤,字旅流芳”主題,從甲骨文起源講起,組織孩子們用黏土捏制“日”“牛”等象形文字。孩子們在動手過程中,直觀理解了漢字從圖畫到符號的演變。下午,活動以“疏河筑埭守安瀾”為主題,志愿者通過圖文和視頻,講述王家壩抗洪史中“舍小家為大家”的治水故事,加深了孩子們對王家壩精神的認同。此次活動以“文字符號+地域故事”雙線設計,讓兒童既觸摸到漢字文化的厚重底蘊,又理解了治水精神的時代價值,有效激發了孩子們的文化自信與鄉土情懷,推動傳統文化在鄉村兒童心中扎根。
“環保、安全”活動提升綜合素養
7月5日,團隊圍繞“文明生活”核心主題,組織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助力青少年提升綜合素養。上午,團隊開展“致敬勞動者”教育課,引導孩子們理解勞動者的辛勤與價值。組織創意風箏繪制活動,孩子們親手繪制風箏并寫下夢想,讓青春夢想隨風箏翱翔藍天,寓意深遠。下午,聚焦社會關切,開設預防電信詐騙、防溺水等專題課堂。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科普網絡安全知識,解析常見詐騙手法及防范要點,著力提升學生的風險識別與自我保護能力,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播下安全種子。
一周的支教時光短暫卻意義深遠,團隊用真誠與熱情,為龍王店村的孩子們留下了知識的啟迪、成長的力量與溫暖的回憶。龍王店社區委員會為團隊成員頒發“優秀個人”榮譽證書,既是對同學們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對這份青春擔當的致敬。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如同一場知識的春雨,滋潤了龍王店村孩子們的心田。雖然短短一周的時間有限,但志愿者們用專業與熱情播撒的種子,已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從國防教育到科學啟蒙,從文化傳承到安全教育,每一個主題活動都像一顆閃亮的星星,點亮了鄉村兒童的成長之路。
未來,“青銀守護,與愛童行”志愿服務隊將繼續秉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讓這樣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為更多鄉村地區的孩子們帶去知識與希望,用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征程中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