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何娜 曹高祥 陳玲)為深入了解鄉村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探索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7月13日,吉首大學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心系旅農”社會實踐團走進翠源生態農場,開展了參觀調研活動。
在參觀調研中,農場主翟先生向實踐團詳細介紹了農場的運營情況。據了解,翠源生態農場占地200余畝,有著“種植+養殖+采摘”的立體經營模式,以采摘園為主要經營形式,涵蓋果蔬種植、畜禽養殖等多個板塊。翟先生自幼熱愛農林事業,退休后就懷揣著“用專業知識守護鄉土”的情懷返鄉創業,打造了這片生態農場。

圖為志愿者合影 陳玲攝
值得關注的是,農場內構建了完善的循環生態系統:養豬場旁配套建設的沼氣池,將養殖廢棄物轉化為清潔能源和有機肥料,這些肥料又被用于旁邊的果園,實現了“養殖—廢棄物—種植”的綠色循環。“我們采用生態種植方式,果子品質好,但銷路還不是很廣泛。”翟先生向實踐團坦言當前面臨的困難。實踐團成員們還深入田間地頭、養殖區和沼氣池設施區,通過提問交流、記錄數據等方式,詳細了解了生態循環模式的運作細節。

圖為農場主與志愿者們共同參觀農場 何娜攝
此次參觀調研活動讓實踐團成員直觀感受到生態循環農業的活力,為理解鄉村產業振興的多元路徑提供了鮮活樣本,也為后續結合專業優勢助力鄉村產業規劃積累了一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