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促進基層兒童個性全面發展,2025年7月14日,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四進永和服務隊成員熊梓伊走進廣州市黃埔區永和社工服務站,開展以“自然葉語:樹葉貼畫創意工坊”為主題的美育課程,讓小朋友們在趣味互動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激發創造力與環保意識。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課堂伊始,授課老師便以古詩為引,帶領孩子們走進樹木的世界。隨后,授課老師帶領孩子們認識各種常見的樹葉,引導孩子們觀察其形狀、顏色、氣味。“你們覺得銀杏葉像什么?”老師話音剛落,小朋友們便爭先恐后舉手回答:“像小扇子!”“香香的,像媽媽的驅蚊水!”“它的邊緣像波浪!”小朋友們的奇思妙想彼此碰撞,對自然的認知也漸漸飽滿。
進入課堂的實踐環節——樹葉貼畫創作,孩子們興奮地圍到桌前,挑選不同種類的葉片。“我選一片小小的,要做個小刺猬!”“我要拼成小貓,耳朵用柳葉!”小朋友們邊討論邊動手,將樹葉擺成動物、花朵、房子等各種圖案。一位男孩正小心翼翼地擺放側柏葉,他歪著頭觀察整體構圖,不時用手調整位置,嘴里小聲嘀咕著:“太歪了,不好看。”另一位小女孩則蹲在地上仔細挑選顏色最黃的銀杏葉,臉貼得離地面很近,像一個“自然偵探”。 在這場變廢為寶的藝術實踐中,一片片樹葉在孩子們手中煥發新生,環保的種子也在小朋友們心中悄然萌芽。

在貼畫完成后,授課老師還邀請孩子們上臺分享自己的作品。一位小朋友驕傲地舉起作品說:“這是我拼的‘自然公園’,樹上還有鳥呢!”其他孩子也紛紛舉手展示作品,還彼此稱贊:“你的貼得好整齊!”“你拼的魚尾巴太像了!”孩子們的童真創造與自然之美相互碰撞,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課程最后,授課老師引導小朋友一起回顧今天的課程,對今日所學的自然知識和美育知識進行鞏固,一位小朋友還認真地說:“我要告訴媽媽,這片葉子是香樟的,能驅蚊!”課堂在一片歡聲笑語和滿滿的成就感中圓滿結束。
通過本次課程,小朋友們不僅領略到自然之美,更在親手創作中提升了動手能力與藝術素養。四進服務隊以貼近生活、貼近自然的課程設計,讓環保理念、美育精神與兒童成長同行,為“百千萬工程”注入美育溫度與綠色能量。
通訊員:熊梓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