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數映紅途”鄉村振興促進團的支持下,教學組成員唐單倩在2025年7月16日為鄉村學子帶來一堂別開生面的數學課——《銳角三角函數》之“正弦函數”。她以世界名勝比薩斜塔的傾斜問題為引,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融入生活場景,帶領學生探索直角三角形中的奧秘,為鄉村教育注入創新活力。
生活為橋,數學為舟
“比薩斜塔高54.5米,塔頂偏移5.2米,如何求傾斜角α?”課程伊始,唐單倩用生動的圖文引發學生思考。她引導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構建直角三角形ABC,從已知直角邊BC與斜邊AB的關系中,提煉出“銳角正弦值等于對邊與斜邊之比”的核心定義。隨后,山坡灌溉的案例進一步強化應用——通過30°坡角和對邊長度,反向推導所需水管長度。這種“從生活中來,到數學中去”的設計,讓晦澀的公式變得直觀可感。
探究為徑,思維進階課堂中,唐單倩采用階梯式教學法,層層推進:
特殊到一般:學生通過30°、45°角的直角三角形,自主歸納“對邊/斜邊”的定值規律;
猜想驗證:借助相似三角形性質,證明“任意直角三角形中,銳角固定則正弦值不變”的普適性;
多維度應用:從已知邊長求正弦值(如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P(3,4)的sinα),到反向通過正弦值解三角形邊長,學生逐步掌握數形結合的精髓。


作為“數映紅途”團隊的一員,唐單倩的授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教育理念的實踐。她巧妙融合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等舊知,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通過當堂練習即時反饋,強化運算能力;更以“一題多解”啟發批判性思維。課程尾聲,學生們已能靈活運用sinα解決復雜情境下的三角形周長、面積問題,展現出數學建模的初步素養。
本堂課彰顯了湖南一師青年學子投身鄉村教育的擔當。唐單倩表示:“用數學眼光發現生活之美,以科學思維助力鄉村發展,是我們不變的初心。”在鄉村振興的征途上,“數映紅途”促進團正以扎實的專業能力和熾熱的教育情懷,為鄉村課堂播下理性思維的種子,讓數學之光點亮更多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