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下午,湘潭大學化學學院赴湘潭縣烏石鎮暑期社會實踐團攜手彭德懷紅軍小學的學生開啟了一堂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主題的合唱課。在志愿者老師曹俊輝的引導下,三十多名孩子用清澈的童聲唱出經典旋律中澎湃的愛國情懷。

課堂伊始,《我和我的祖國》那熟悉的旋律在教室流淌開來。曹俊輝沒有急于教學,而是先讓孩子們閉上眼睛靜靜聆聽,用心去捕捉音符的跳動與情感的起伏。“聽聽這段旋律像什么?是流淌的河水,還是拂面的春風?”他輕聲引導著。通過展示樂譜片段,他指著其中婉轉的線條和舒緩的節拍符號,講解道:“看這里,音符像小山坡一樣起伏,我們要唱得輕柔連貫;這里的節奏像穩穩的腳步,要唱得堅定有力。這些音符代表了我們的祖國,對人民溫柔的呵護,也代表了我們,對祖國堅定的熱愛。”孩子們聽得入神,小腦袋隨著他的講解微微晃動。
“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在分句教學中,孩子們的聲音還帶著幾分羞澀。曹俊輝耐心地示范著口型,認真講解氣息,用溫暖的笑容鼓勵大家:“聲音要像小鳥一樣勇敢地飛出來!”他走到孩子們中間,時而俯身傾聽,時而打著節拍引導。在分組練習中,孩子們互相傾聽、認真模仿,氛圍輕松舒緩。漸漸地,孩子們的羞澀褪去,零散的聲音開始匯聚融合,變得越來越清晰、整齊,最終形成了一股清澈而充滿朝氣的童聲合流,在教室里回蕩。

課堂還設置了聽歌識曲小游戲環節。當熟悉的經典旋律片段一響起,孩子們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爭先恐后地舉起小手。“老師!我知道!是《閃閃的紅星》!”“不對不對,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清脆的童音此起彼伏,教室里洋溢著興奮與歡樂。答對的孩子臉上綻放出自豪的笑容,沒搶到的則摩拳擦掌,準備迎接下一輪挑戰。這個充滿趣味的小互動,不僅檢驗了孩子們的音樂積累,更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再次感受到音樂藝術的魅力。

當最后一個音符融入夏日的蟬鳴,陽光透過窗欞,在地面投下斑駁光影。孩子們從跟唱時的羞澀靦腆,到合唱時的激情澎湃;從聆聽時的安靜專注,到游戲時的雀躍歡欣——音樂的力量清晰可見。它不囿于刻意的模仿,而是悄然扎根于每一次勇敢開口的瞬間,每一次與同伴合奏的默契里,深深浸潤了孩子們的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