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數映紅途”鄉村振興促進團在湘西古丈縣民族中學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物理實踐課。教學組成員夏坤榮以“串聯智慧,并聯未來”為主題,通過實驗探究與生活案例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們揭開了電路連接的神秘面紗。課堂以“如何讓兩個小燈泡同時發光”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探索串并聯電路的奧秘,讓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生動可感。
生活問題導入,激發科學興趣
“為什么家里的電燈可以單獨開關,而圣誕彩燈卻要一起亮滅?”教學組夏坤榮老師以一個生活常見現象開啟了課堂討論。學生們帶著疑問,在夏坤榮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分析。
實驗探究發現,理解科學本質
在動手實踐環節,學生們通過搭建不同電路,親身體驗串并聯電路的差異。教學組精心設計了“電路偵探”任務:給定一個實際電路圖,要求判斷其連接方式并預測各開關的控制效果。“原來樓道聲控燈和臥室燈是并聯的,所以互不影響!”通過分析日常電路,學生們不僅掌握了理論知識,更培養了將科學原理應用于生活的能力。向素妍組長在巡視指導時強調:“科學探究的關鍵在于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并驗證猜想,這正是我們今天在做的事。”
創意設計挑戰,深化知識應用
課堂高潮出現在“電路設計師”環節。學生們需要根據特定要求設計電路:如“開關S1控制L1,S2控制L2,但兩個開關同時閉合時兩燈都亮”。各組展開激烈討論,有的用并聯加獨立開關的方案,有的嘗試創新連接方式。“我們設計的電路和抽油煙機的照明、電機控制原理一樣!”一名學生將課堂知識與家電維修經驗聯系起來。教學組還通過“電路找茬”游戲,讓學生辨別生活中常見的電路誤區,如“路燈是串聯”的錯誤認知。
培育科學思維,服務鄉村發展
“今天的課堂不是要培養電路工程師,而是要培養會用科學思維解決問題的未來建設者。”教學組在總結環節展示了學生設計的創意電路圖。向素妍組長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課堂,讓鄉村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邊,科學可以改變生活。”據悉,“數映紅途”團隊將持續開發“生活化科學”系列課程,將物理、化學等學科知識與鄉村振興需求相結合,為鄉村學子插上科學的翅膀。
此次電路專題課堂通過“現象觀察-實驗探究-創意應用”的教學模式,實現了從知識記憶到能力培養的跨越。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數映紅途”團隊再次證明,創新的教學方式能讓抽象的科學原理煥發迷人光彩。隨著更多實踐課堂的開展,科學的種子必將在鄉村教育的田野里結出豐碩果實。